“小周,你听我说,我有个事情要请你帮个忙……”母亲拨通了邻居小周的电话。
小周今年已经六十岁了,母亲之所以称呼他小周是因为年纪比父母年轻十多岁呢。
我第一次见小周是去年九月份。
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八月份我们一家三口去苏州阳澄湖度假,女儿即将跨入高三,我们想着一家人好好去散散心。
爱人订了湖边的酒店,我们一家三口到了目的地,景色很美。
凌晨四点我背着瑜伽垫去湖边瑜伽,聆听湖水拍岸的声音,海鸟的歌唱,内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清晨我们一家人去湖边看日出,感受夏日的清风,心静如水。
夜晚我们去湖边看满天星星。
回到魔都我还沉浸在度假的喜悦甜蜜中。
那天,我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我记忆中健康的父亲中风住院了。
这是一个我害怕面对的现实。
长期离家的我每一年回家过年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每次他与母亲去高铁站送我们离程,我都不敢看他的背影。我想起龙应台的《目送》,人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目送中渐行渐远。
等到九月份我请好假,领着包出现在医院时,第一次见到了小周。
小周就像一家人一样,忙出忙进。
母亲告诉我,由于父亲高血压突发脑梗耽误时间未能及时入院,等住院时已经不可逆转地中风了……
那两年女儿高中学业紧张,春节我们没有回家。距离上一次二零二零年八月见到母亲刚好两年时间。那年我还记得带着母亲去大理住海景房。右腿髋骨受过伤的母亲行动不便本来不愿意去的,后来我说服了她。
在大理,母亲虽然走路有点疲劳,但是心情很好。回到了她年轻时呆了十年的地方。我们在酒店的海景房看海,喝茶聊天,清晨漫步花海。
我们去老乡阿雄家开的客栈吃米线,聊天,看云。
大理的风花雪月唤起了我们深处的记忆……
而两年后的医院情景一幕,我不禁感叹人生无常,面对父亲的突然中风住院,母亲实在太老了。她的腰背已经弯曲了,两只眼睛的眼袋特别大,头发全白了,个子已经缩了没有一米五高了。
我背过身忍住眼泪不要流下来了。
母亲跟我说全得护工邻居小周。如果没有小周的帮忙,她根本忙不过来也挺不住。
父亲住院近一个月,每天清晨小周去给父亲买包子,豆浆。中午和下午去医院食堂排队打饭给父亲。傍晚,小周推着轮椅,陪着父亲去医院广场做康复训练。晚上睡觉前,他拿着洗脸盆去走廊接来热水,扶着父亲坐下来,帮父亲一只袜子一只袜子脱去,然后给他洗脚,倒水。
父亲大小便时,小周扶着父亲去卫生间。夜里,小周在医院陪着父亲,照顾他。
小周中等个,话不多,随时笑眯眯的。古铜色的皮肤,他非常节俭。除了照顾父亲,他还利用母亲来探望的时间去外面拾捡废品帮补生活,他有一份不高的工资,平时就是靠做护工增加额外的收入。他与爱人两人都是护工,没有儿女。
他每天买来早点总是把找零递给母亲:“李大姐,这是零钱。”母亲总是说:“小周,你自己留着吧,不用给我了。”可是小周还是坚持让母亲收下。
出院的时候也是小周帮助父亲安全回到了家。
没有活计做的时候,小周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捡废品,我经常在楼上看到他勤劳的身影。母亲总是把家里的纸板各种饮料瓶攒着让小周来取。
每次遇到小周,我就跟他搭招呼,他笑眯眯地回应,还告诉我:“超市的土豆在打折,才九毛五一斤哦。”
年底我与母亲挂香肠晒,不小心挂线的钉子脱了。
于是母亲给小周打电话。
小周两分钟就从隔壁来了,带来了工具。他脱掉鞋子爬上阳台的凳子上。
发现还差一些东西,二话不说转身出门。不一会带来了一根短粗木棍,又爬上凳子抬头使力一个螺丝一个螺丝铆进起来。
装好钉子,小周把香肠重新挂起来。走出门时回头对母亲说:“李大姐,有需要就随时搭我电话。”
母亲看着飘香的香肠再阳光下飘扬,心里暖暖的。
父亲说:“小周装的铁丝太牢固了,太感谢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