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瑞杨绛的人间烟火:跟丈夫吵过口,跟邻里打过架~

人瑞杨绛的人间烟火:跟丈夫吵过口,跟邻里打过架~

作者: 我在你来点燃我温暖你 | 来源:发表于2023-08-26 23:25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杨绛出生在民国时期,聪慧美丽,才华满溢,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是才子钱钟书的老婆。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还是《毛泽东诗词》的中译英翻译者之一。据说钱才子记忆力非凡,精通多种语言,诗词歌赋,倒背如流,他还是幽默大师,隽思妙语,常常令人捧腹。钱江晚报评论钱钟书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称之为“博学鸿儒”及“文化昆仑”,《围城》正是钱钟书的文学代表作之一。

1932年,杨绛和钱钟书初见于清华园,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说:“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人从此缘定终生,相濡以沫六十多年,钱钟书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然而,这位“最贤的妻”也和钱钟书也吵过口,这在杨绛的《我们仨》里有过记载:

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 (像不像寻常夫妻,吵口没好话) 。

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钟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亦是平凡人的两败俱伤)。

常言:“小夫妻船头上相骂,船杪上讲和。”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求同存异)。

但此后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杨绛说: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其实谁家的锅底都有灰,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没有等样。不是别人风光无限,而是他们一地鸡毛没给别人看,所以顺其自然就好。

是呀,谁的家里没有过一地鸡毛呢,杨绛夫妇还和邻居打过架,夫妻双双动手了的。

事情发生在1973年12月,那时他们都六十多岁了,而打架的邻居才40岁,她当然打不过领居,被推倒在地时,钱钟书就提了一块木板朝邻居拍了过去,杨绛倒在地上也不甘示弱,又抓住机会咬邻居的手指,咬得对方出了血,但他们终打不过邻居,杨绛本就瘦弱小巧,所以邻居打了胜仗。虽然输了,但夫唱妇随的这回打架,也让邻居挂了彩,杨绛觉得幸福极了。

原来杨绛夫妇不顾体面和领导打架,实属忍无可忍,打架的对像是好几年的邻居了,两家共同一个炉子,杨绛处事一向以和为贵,她经常将炉子提前生好火,还会帮邻居把小孩的摇篮搬去楼上。但邻居却非但不懂得感恩,还常常争风吃醋占尽便宜。

但这次占的便宜简直离谱,女儿钱瑗被邻居扇了一大耳光,扇耳光的原因竟然是强行要求钟点工帮他家先洗衣服,但被钱瑗拒绝了。因为钟点工是杨绛花钱请来的,邻居却来个喧宾夺主。

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杨绛火冒三丈,立马冲出去保护女儿和邻居撕打起来,而斯文了大半生的钱钟书,也迸发出父爱的伟大,抄起家伙跟着杨绛去干了一架。

这场风波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在居委会主任的调解下才得以化解。事后钱钟书感叹:“和什么等人住在一起,就会堕落到同一水平。”

杨绛说过:你有不伤害别人的教养,却没有不被伤害的气场,若无人护你周全,请你善良中带点锋芒,为自己保驾护航!

适当时,做一回市井之徒又如何?即便跟邻居打过架,在杨绛的经历中,总能解读出正向的意义。

杨绛无疑是最才的女,她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国语言,她翻译著作的《唐·吉诃德》,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在舞台上演绎六十多年。

杨绛写了很多散文,她的文字平静,平淡,平凡,从容,就是讲前尘往事,却意味无穷。

最喜欢杨绛说过的一句话: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杨绛是父亲的乖女儿,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从小在父亲书店里炼就的。她喜欢在父亲房里安静地看书,如小天使般地陪伴着父亲,父亲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从此午休,父亲都要杨绛陪。

杨绛是个爱美的女孩儿,小时候经常看到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当父亲问杨绛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时,杨绛很认真思索了一会,果断地回答说“要” 。

杨绛是个懂事的女孩儿,她六岁时有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有一天吃午饭时有贵客参观,主陪的正是杨绛的姑母杨荫榆,她是女高师的“学监”。姑母见杨绛掉了许多饭粒在饭桌上,就附在她耳边轻轻地提醒她,杨绛就把饭粒捡起放进嘴里,旁边小朋友看了,也一个个捡起桌上掉落的饭粒往嘴里送。

有人说,钱钟书写的《围城》里,其实意指杨绛他理想的对象,书里的唐晓芙才是。唐晓芙的原型出身名门,是被誉为“第一美女、第一才女、第一名媛”的赵萝蕤,钱钟书一见钟情,但赵萝蕤却对穷小子陈梦家情有独钟。

那或许是真的,或出只是世人的揣测。试想想若钱钟书真娶了赵萝蕤为妻,赵能如此细致入微地照顾他和包容他吗?连一个灯泡都是要杨绛亲自去换,可想而知钱才子的生活能力有多欠缺,原本男人做的事,杨绛皆要亲力而为,有多包容,有多隐忍。

杨绛在《我们仨》这么说过:尽管这个世间不美好,人性也未必经得起推敲,试探,和质疑,可我仍然愿意相信世间是有美好存在的。有永恒不灭的爱情。有相知相守,肝胆相照,永不背叛的友情。有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亲情。

虽然杨绛钱钟书家境优渥,但他们从清华园的荷塘初遇,到夫妻双双赴欧洲留学生活,再回到战火纷飞的母国,渡过社会动荡的艰难时期,被剃怪头,被批判等种种不公平的对待…谁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的坎坷。

很最难的日子莫过于钱钟书和女儿同时同病的那段日子,女儿头发也掉了,她一个人两边跑,却不也向钱钟书透露半句,苦苦瞒着女儿的病情,一个人挑起整个家的重担。后来女儿先去世,接着丈夫也走了,两个不同的医院,两个至亲的人走到生命的尽头,经历的是何等深的绝望,家成了“客栈”。

往后余生,杨绛整理着钱钟书的遗稿和翻译文学,一边写些回忆录,她活得孤独,活得坚强,活得朴素,活得高贵。

杨绛活了105岁,她是一个活透了人,无论对人际关系,还是婚姻事业,无论对爱恨情仇,还是生死离别。

百岁时,她不无感慨: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头来才发现人生蕞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从容。

又何尝不是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瑞杨绛的人间烟火:跟丈夫吵过口,跟邻里打过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ab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