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和泪真的分不开。我一般看书是泪多与笑。也不知为何泪腺如此脆弱。我喜欢看小说,一般网络小说都是在手机上看,而一些名著的话,喜欢纸质书看。但不管是哪种形式,一旦触发泪点,那真是毫无形象。
小时候看余华的《活着》,那真是看一次哭一次。那个情节我还记得,是苦根吃豆子吃撑而死。那时,看到那一段文字,视线就开始糊。也不知道自己何来的情绪。还捧着书说,我不想让他死,我不想让他死。妈妈看我那个模样,有些哭笑不得。还记得有一次看杂志,里面讲述一个土匪劫持一个女孩,女孩要求打电话给哥哥,因为她只有哥哥一个亲人,相依为命,女孩平静的告诉他哥哥一切都很好,只是想听听他声音。挂了电话,女孩告诉土匪,他哥哥是什么样人,怎样把她拉扯大,她第一次来月经,是哥哥买的卫生巾……泪如雨下,就是简简单单一句,是哥哥买的卫生巾,怎么也止不住。当时家里都摆了饭桌,要开始吃了,还有一道菜没上。我顺手拿起桌子上的杂志看起来。所以当家人们都围坐过来时候,看见一个红鼻子红脸模样的泪人,顿时吓了一跳,倒是姐姐看到我手里的杂志。翻了个白眼说,等会儿让我瞧瞧,把你哭得……啧啧!
后来家里家里人倒是习惯了我这般模样。
某次,在宿舍看杂志,看到说李鸿章去参加万国运动会,其他国家都有国歌,当时得大清朝没有国歌。他就自己站起来唱了《茉莉花》。文章里描述说当时李鸿章已经胡子花白,但是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地唱《茉莉花》……我就抽着卫生纸,边哭边说,他不是卖国贼,他不是,他不是卖国贼……记得初中历史课本上,老师讲李鸿章去签订合约。回国之后就是万人唾骂的卖国贼。但是我在历史课本正文旁边有一个小框框里面,有看到李鸿章去到了国外,是和那些人周旋三天,还被枪打伤了。当时,还和同班一个玩得较好的朋友说,我觉得他不是卖国贼。而今又知道他这么一个举动。我觉得他好冤枉,好委屈,好心疼他。想着想着就是想流泪。舍友关切的问我怎么了,我又笑着摆摆手里的书说,书把我弄哭了。
在大学,上一些公共课,一般都是大教室。人多了,老师讲什么也是有点心不在焉。那就偷偷拿着书看。不得了,又把我虐哭了。想着这事大教室,人多,不能哭,但是情绪一上来,即使把头往后仰也没有用,眼泪照样蹦跶着往脸上滑落。然后猛然地俯身趴下,既然仰着不能阻止,那就垂着让眼泪自由落体。赶紧拍拍邻桌同学要纸过来,妆要花了……
看网络小说也是,经不起一点虐。有时候坐地铁去某个地方时,看手机里下载的小说,又是泪流满面。流泪还好,但是一旦流泪,鼻涕也会流出来,带纸了,那就是肆无忌惮,没带纸么,只能下站直奔卫生间,缓和情绪,接着在往目的地。到了目的地,友人说,妆花了。我翻个白眼,不是给友人,是给自己,还有该死的眼泪。
看书不挑时间地点,想看恰好有时间就看。伴随着就是眼泪了,它也从来不挑时间地点。但是也有看书开心的时候,那种情不自禁的幸福油然而生,然后满满当当地嘴角上扬,甚至还会笑出声。别人怀疑是傻子,我乐在其中,无所谓。要是眼泪来了,别人怀疑这孩子遭受了啥?我没事,是眼泪不听话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