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反思】六环三查小组式合作学习

【教学反思】六环三查小组式合作学习

作者: 潇晨玥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16:54 被阅读0次

今天我分别在九一班、九二班讲授了两节课,二班讲授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一班讲授的是《函数及其图象》。现将每个环节进行复盘与反思,希望下一节课可以有所增进。

【反思】最大的问题:课容量太大导致课程没有讲完,说明设计有问题,在今后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既然安排有讨论,那么讨论与展示的时间必须预留好,任务就不能这么多。需要静心设计每个任务。

课程设计的问题,我们总容易受到课本或者参考书上的限制,总想着一节课把这些讲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关于课时划分,应该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主要参考进行自己本课时的一个目标设置,不一定非得把书上的一节课都讲完,可以选择某一个点进行第一课时的讲解与练习。

例如一班今天的任务有三个,命题点三个,课容量大,如果重新设计,可做如下调整,只讲命题2:几何问题中的函数图象分析与探究。这样时间上会充足些,学生也可以当堂牢固掌握一个知识点,并进行专项练习。

二班,应该根据学生的程度,将重心放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列一次不等式上。

【忠告】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吃,考点一个一个过,题要细嚼慢咽。

一、复习引入

二班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分式解决实际问题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一班复习的是考点精讲内容,后附近几年高频考点(【反思】高频考点内容多,学生没有通览试卷,并深入分析的话,是没有印象的,而且展示时间短,并未起到实用)

二、预习反馈

二班设置的例1 ,与本节课关联不太大,若将例2设置为预习内容,效果会更好一点。

预习反馈环节采取展示学生答题,出现不按照设定路线,根据学生的书写,直接将下一环节的任务1(例2)进行了提前的展示,展示过程中,蜻蜓点水,效果不好,因此在后面在展示任务1时,进行了二次讲解,重复教学,课堂不够优化。

【反思】今后需要注意的点:既然有备课,有设计,就应按照设定的环节进行,不要节外生枝,避免重复教学,也能避免踩着西瓜皮教学。

一班设置的例1和例2,例1学生回答正确,蜻蜓点水,直接过了,忽略了出错学生是否真的会做。

例2,在学生回答中,追问了做法,学生答不上来,耽误了一定的时间。

针对此处,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觉得也值,因为三角函数和一般式化顶点式本身就是难点和易错点。

不过此处也暴露了我对学生的学情掌握不够精准。

给学生设置障碍,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当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知识,跨越障碍时,就是学生学会的最直接的表现。

小组讨论与展示

两个班都设置了三个任务给学生15分钟进行讨论。

二班没有大胆让小组自己派代表上台展示,依旧是教师挑选学生,这样的效果不如各组派后50%的成员展示效果好。

一班依旧是抽签展示,问题是,学生在拿到题号后,会因为专心准备这一题二忽略听其他组的展示,尝试:可以让学生抽小组号,抽到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

【尝试】采用发积分或者贴星星,前50%展示只发一个星星,后50%展示发两个星星。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个人星星数目纳入小组总评。

教师精讲

二班在解决任务1时进行了精讲。

一班在预习反馈中进行了精讲。

没有达到预期。

巩固练习

因为时间关系,未在课上进行。

小结

原本设计的是学生谈收获和注意事项,也因时间关系,由教师代讲。

【尝试】本节课收获写在课本上或者题旁边,学生静心自己总结自己的收获。

整个环节没有按照预期完成,追其原因是设计有问题,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内容,学情不准,课程定位就不准,不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时间把控就不严密,就会出现滑行课堂,讲到哪是哪实在不是高效课堂应该有的情况。

【值得继续保持的地方】

1.按标扣本,研读课程标准,分解课标要求,回归教材,研究考点,一节突破一个考点。

2.精心设计板书,尤其是二班的板书,展示本节课重难点和核心知识点。

3.讲课前,教师吃透教材,捋清楚讲题思路,才能讲清楚做题思路,学生才能掌握做题思路。

4.要继续进行做题方法的探讨与总结,授学生以渔。

5.继续进行小组教学,给足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预留好时间,多让学生上台讲题,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展示交流。

【下节课重点改进】

1.分解任务,确定本节突破点,结合本节任务安排课前预习内容。

2.考点比较明显,但是知识点比较碎小的板书如何设计。

3.卡每个环节的时间,将课程时间与学生学情相结合,优化教学环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六环三查小组式合作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gn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