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被批评、被否定的时刻,但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如何让这些反馈改进我们的生活,而不是破坏我们的自尊。
批评也许说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有时(但并不总是)也可能是我们被拒绝或被抛弃的信号。所以,受到批评自然会触发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会让你做好准备,采取行动。
大脑除了能保证我们的安全,还能想象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自我意识与身份构建的基础不仅包括我们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互动方式,也包括我们想象出的别人对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心理学上称之为“镜像自我”。
取悦别人是一种行为模式,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健康和幸福。你会感觉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无法坚守界限,甚至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我们说“是”的时候,其实我们想说、需要说的是“不”。我们对被人利用感到气愤,但又不敢提出异议,也无力改变。被否定的恐惧永远不能消失,因为你总会犯错,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会冒犯某人——哪怕这个人你并不喜欢,也根本不想来往。
如果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别人对他的否定是通过愤怒或轻蔑的方式表达的,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让别人高兴就是他在童年时期磨炼和完善的生存技能。长大成人后,这些行为模式开始对他的人际关系产生有害影响。他会反复揣测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别人对他的期待。
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反 馈,他的大脑就会开始展开想象。“聚光灯效应”,指的是人类通常会高估别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我们每个人注意力的焦点肯定都是自己,于是想象别人也在这样关注我们,但实际上,别人关注的焦点通常也都是他们自己。
人类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其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坚持认为其他人必须按照我们的价值观生活,并和我们遵守同样的规则。这就意味着有些批评是从挑剔的人的世界观出发,忽略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个性的事实。
我们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所以我们不可能取悦所有人。如果你有更深刻的洞察力,你就能更好地理解批评背后的原因。
背景决定一切,但我们并不总是能了解到批评者的背景,因此也就很难看清批评的本质——一个人的想法中包含着自己的体验。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把批评当作事实,认为它能表明我们是谁,因此我们开始质疑自己的价值。
并非所有的批评都是不好的。如果批评针对的是具体的行为,你会进行反思,改正错误并修复关系;但如果批评是在攻击你的人格和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你就会产生羞耻感。 羞耻感会让你无法表达、思考或做任何事情。你只想要消失或躲起来。
羞耻感就像是有人擦了根火柴,把所有其他的情绪都点燃了。你会感到一股强烈的愤怒、恐惧和憎恶。接下来,“自我攻击” 连同“自我批评”、“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一起将你包围。面对如此猛烈的冲击,你本能地想把它们全都挡在外面。但羞耻感可没那么容易屏蔽,于是你会去做那些最有诱惑力、最容易上瘾的事,以此来让自己获得瞬间的解脱。
为了建立和保持自尊感,你必须明白,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会不会犯错。要结合事实去核实批评以及各种评判,无论是别人对你的批 评,还是你脑海中的自我批评。批评和意见都不是事实,只是一种叙述,但它们会明显改变你对世界的体验。所以,要想保持自尊感,就需要过滤掉那些辱骂性的批评和人身攻击,只关注针对具体的行为以 及后果的批评。要经常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会犯错,也会失败。批评自己只会让你的自尊感不断下降,没有力气去改变。
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虽然我有缺点,虽然我犯过错,可我依然爱自己,我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且一定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好。
把时间花在那些有益的批评上,利用它们来改进自己。支持自己、共情自己,这样你才能仔细倾听并分辨,哪些批评值得采纳,能从中学到经验,哪些批评只会伤害你的自尊,摧毁你的自信。
要记得,你认为谁的意见重要,并不意味着你要去取悦他们,只是说明你愿意倾听他们的反馈,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反馈。你知道那一定是坦诚的、真实的反馈,是从你的利益出发的,因此也是对你最有帮助的。
自尊通常是指一个人能积极地评价自己,并相信这些评价 。自尊不能取决于是否“成功”,否则你就要永远为自尊付出代价。只要有任何你不够好的迹象,你就会给自己贴上“不够好”的标签。你就像一只在滚轮上不停奔跑的仓鼠,驱使你的是稀缺心态和对自己“不够好”的恐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