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9382/f918d06589edbcc8.jpg)
文/一芥风景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1-
离开重庆去武汉那天,天空阴沉,气氛特别适合告别。当你不想离开的时候,会觉得留十分钟上车都显得多余,所以那天我差一点就误了车。
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大抵如此。
我拉着28寸的行李箱一路狂奔,检票口、滑梯、D2278的车厢门口,都只剩下我一人。
在我离开的时候,雷子的《成都》已经火遍大江南北,刷爆朋友圈了。大概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成都”,我也有。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挥动的手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叮嘱
流浪还要等多久,才有返程的车
让我不断回头的,是别后难再缝
分别总在热闹后,回忆是故乡的土
在动车缓缓驶出重庆的那一刻,脑海里不断涌现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期中出现的《采薇》一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大概这短短的几个字,已经完全概括了我的心情罢?
在我离开的时候,还是春天,杨树和柳树在空中依依飘扬,待我回来时,却已经是雨雪纷飞的冬天了。这一年,我们到底经历过什么,又有谁知道呢?
回忆起半年前,我同样是离开重庆去学校,那时我对弟弟说,“世有相遇,终须一别”,他总是面无表情。直到这一次,过年回家,他突然望着我说,
“姐,突然发现我很不喜欢分别这个东西。”
我噗嗤一声笑出来,想着这孩子大概是长大了,明白了分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不再是那个会因为外婆去重庆而哭了几个村子跑去追的人了。
原来在顷刻之间,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停地长大,习惯去懂得分别的意义,习惯去接受那些不喜欢的东西。
诚然,分别这东西我们都不喜欢,因为再相见总是遥遥无期,可人生又总是会有独自一人飘摇无依的时候。
有时候也会想,不要相聚就好了,既然好不容易都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又何必要在片刻的重逢喜悦后再次离开,再次去习惯从一群人到一个人。
我想最难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独处生活,而是热热闹闹之后的冷冷清清。
可是独自一人熬过冷冷清清的时光,不就是为了能等来再次相逢的时候么?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每一次离别以后,我们都在等待那个相逢的日子。
离开时他问我放暑假是何时?我回,很快。
我们都明白,所谓很快,是要度过春夏,等到玉米经过发芽、开花、成熟,待将入秋之时,才是归期。
尽管是这样,我们还是在等待,在盼望。
-2-
其实这些年一直都很期待回家过年的日子。
树梢摘瓜果,草庐取柴火,灶台生炊烟,门前待来客。这些都是我年前年后的生活,我也爱极了这样的状态,每次回家,都要住上一段时日再走。
舅舅一直说,“过年就是要待在老家过,这才像过年的样子。”
我说,“是,因为这是我们长大的地方,所有的回忆和眷念都在这里,也只有在这个地方才会有家的感觉。”
近年来舅舅常说,外公不够爱他,不像他岳父岳母一样事事替他考虑周全,每次离开时外公也多是面无表情。
我想替外公争辩,其实在外公心里,最重要的人恐怕就是他这个儿子了。只是,舅舅飞得越来越高,高到外公根本无法企及,留不住他,也帮不了他,多半时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舅舅在外打拼。
但是每次舅舅回家,他的眼角分明带笑,最盼望过年的,其实是守在家里的老人。
飞过高山的孩子,父母便再没有能力来爱你。
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哪里懂得怎么表达爱,尤其是在自己年迈,事事无能为力,儿女展翅高飞的时候。年轻时,外公也是爱过的,爱得很明显,走了几十里路辗转几趟火车送舅舅去念大学。
我每次离开的时候,外公都会掏出几百块递给我,在我拒绝不要的时候,他眼里都会饱含泪水,生气地吼我。
在触碰到他那双满是褶皱的大手时,我懂得他心里想说的每一句话。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次都没有拒绝成功过。
我知道在他眼里,我还是一个他能顾得上,有能力表达爱的孙子。
二十多岁的年纪,还在让家人担忧,让朋友忧心,是我最不愿面对的场景。一个人在外面固然艰难,但是我已经有能力让自己生存下去。
冰叔说,“愿你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
忽晴忽雨的江湖,我们都是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为的是终有一天,即使流浪在各地,也有能力不让家人担忧。
♥end♥
一芥风景:
写走心的文字
讲身边的故事
做你路过的风景
记得也好,最好忘掉
反正我会记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