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322323/ab28430e47cb8110.jpg)
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被小说的叙事风格,细节描写,深深吸引。《伊豆的舞女》讲述了二十岁的“我”,独自旅行途中遇到一个大概年方十七岁的舞女(后来知道十四岁),对她产生了懵懂的情愫。最后因为阶层的差异,两个互生爱慕的年轻人只能爱而不得。小说的细节描写非常动人,摘选三段浅析阅读感受。
第一段:
我站在门槛边踟蹰不前。只见一个老爷子盘腿坐在炉边,浑身青肿,看起来像个溺死的人。他那两只眼睛瞳孔发黄,像是腐烂了一般,无神地朝我这边望着。身边旧信和纸袋堆积如山,仿佛被埋在这些破烂纸堆里。我呆立着,望着那山中怪物,无法想象出那是个活人。
读到这一段,惊讶于“我“对于一个垂死老人的描写如此生动传神,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肿胀的身体、发黄的瞳孔、无神的眼光;溺死、腐烂、破烂纸堆、怪物、活人。读到这些词汇,画面感立刻被带出,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者形神毕现。
除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外,会联想到老爷子常年患中风,半身不遂,那些旧信和纸袋是老爷子四处求医问药的希望,年复一年不舍得扔掉才堆积如山。一个常年不能行动自如的人尝且有生存的欲望,虽然被埋在破烂纸堆里像个活死人,却也掩饰不住对生的渴望。
第二段:
舞女从楼下端茶上来。她跪坐在我面前,脸颊绯红,手不停地颤抖,茶碗差点从茶托上掉下来。为了不让茶碗掉下来,正当她顺势要把它放到榻榻米上时,茶已经洒了出来。看她那娇羞腼腆的样子,我也陷入了惊愕的窘态。
这段描写,把舞女情窦初开的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爱情小说中,常有一见钟情的描写。“我”第一次在来汤岛的途中遇见年方十七岁的舞女,就被她梳的大发髻,鹅蛋脸吸引。舞女提着鼓,“我”不时回头张望。第二次遇到舞女,是在来汤岛第二天的晚上,舞女和同伴在旅馆巡演。“我”出神得欣赏舞女在门厅里跳舞。
和舞女结伴而行,成为旅行中赏心悦目的情趣所在。“我”大概看出舞女的心思,所以才陷入惊愕的窘态。
第三段:
我一个人去看了电影。女解说员在油灯下读着解说词。不久后我离开了影院回到了住处。
我胳膊肘撑在窗台上,久久凝望着夜晚的街景。这是一条黑暗的街道。我感觉远处不断传来微弱的鼓声,不由得泪水扑簌簌地滑落下来。
从这段描写中,我读出了一种感伤与无奈,一种不舍的情愫在心中荡漾。除了扑簌簌滑落的泪水,又能做些什么呢?什们也做不了,唯有将那份苦涩深埋在心底。
舞女缠着阿妈准许她去看电影。阿妈没有应允。我想,阿妈是看出舞女的心思,也知道她和“我”是没有结果的。明知道一段爱恋没有结果,不如将思慕之情扼杀在摇篮中。
“途中,各个村的入口处都立着一块牌子。——乞丐、巡回艺人禁止进村。”
舞女卑微的如同乞丐,怎么能和二十岁的书生谈情说爱。相差悬殊的社会地位,舞女与“我”注定是无果的爱情。
可是,当爱真的来临时,还会顾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羁绊吗?爱可以跨越阶层,生活不能跨越阶层。
《伊豆的舞女》大概是爱情最初最美的样子。想起席慕容的那首诗《无怨的青春》。
无怨的青春
【作者】席慕容
在年青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她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谢
感谢她给了你一份记意
长大了之後 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 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岗上那静静的晚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