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作者: 上官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0:58 被阅读45次

文/上官晟

春天来了,跟大家分享一首古诗。昨天看了蒙曼老师讲的“风花雪月”系列,讲到了朱熹的《春日》,才发现写诗可以将描景,抒情和说理融合的这么好,大家可以一起赏析一下。

春日

作者: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在这春日煦暖,和风微醺的好日子里,踏青寻花,来到了泗水之滨;举目望去,无边的景色,映入眼帘的风光焕然一新也耳目一新;任谁都能如此轻易的看到春天已经到来,春风吹过,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走到哪里都是春天的景色。

赏析: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春诗。古诗中咏春的诗很多,而且名句也很多,但大多数脍炙人口的咏春诗都是从细微处写起,以小见大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小鸟翠柳来写春天;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细叶春风来写春天;再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以春雨小草来写春天。还有很多很多,都是细节描写,以点带面的引出春天。

而《春日》的不同在于,没有细节描写,不在细微处着笔,而是以极广极大的视觉空间来展现春天的美景,举目望去皆是春,这就体现了不同的胸怀气度。

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时间,地点,时间表述的清清楚楚。胜日就是好日子,寻芳就是踏青寻春,而一个“寻”字,也让作者急切雀跃的心情跃然纸上,泗水滨就是泗水之滨,点明了踏春的地点。

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无边光景是给出了寻芳的结果,而且是如此宏大的场景,映入眼帘无边无际的风光美景。一时新,既写出了春回大地,忽如一夜万象更新,也写出了作者不同往日的感受,感到如此美景令他耳目一新。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此句是对上一句的承接,对无边光景的升华,正因为映入眼帘的无边光景都是焕然一新的感觉,所以如此美好的春日景象,才变得很容易就能看到。东风面,是把春风拟人化,更让人感觉春天的亲切。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再次承接上句,春风又绿万物,所过之处,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入目的都是春天的美好,也是承接了无边光景。

通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像自己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春日,来到了泗水之滨,举目望去,清河墨山,绿草青树,蓝天白云,万紫千红,整个人都被春日的美景所包围,那种赏心悦目,欣喜之意不由得溢满胸怀。

从字面上看,这首是一首咏春诗,但这不仅是一首咏春诗。第一句寻芳的地点,泗水滨,在今山东境内,而当时南宋时,已被金人占领,朱熹是不可能寻芳到泗水滨的。那么为什么朱熹又写寻芳到泗水滨呢,其实是作者描写的心驰神往,神游泗水,因为孔子曾经在洙、泗之间讲学,教授弟子。朱熹寻芳寻的也是儒家思想,圣人之道。如此就很好理解了,此诗也是朱熹抒发当时儒学现状的诗,体现了当时儒家思想丰富多彩,迎来的儒学思想的春天,作为理学大家,看到如此盛景,欣喜的心情也是油然而生,甚至比看到春日美景更加舒心。

相关文章

  • 携手人间四月天 -(一)

    又是一年春好事。我的春天只限在这春日里走走,努力留下些春天的影子,享受春日的微风拂面,春日的繁华似锦,春日...

  • 觀 | 山樱花开,迎春花溢,小春和日妖娆野

    我喜欢春日,因为绿色妖娆春日野,特别是正午的春光,让人睁不开眼。 我喜欢春日,因为发芽的绿色春日总是充满希望,即使...

  • 春日徒步-征尘随笔

    春日徒步-征尘随笔 明媚春日,悠悠信步, 徒步河畔长廊。...

  • 先新父母塑就栋梁材——陪你一起长大

    莒县五小家长学校2019第一课 春日的旭阳,温暖的大地,春日的微风吹绿了柳枝,春日的雨水染红了花朵,春日...

  • 春日

    春风吹拂着大地,草木从冬日的杀气中苏醒而来。 阳光洒落阡陌间,将初生的斑斓映衬的格外温柔。 天空中飞舞的蝴蝶不停地...

  • 春日

    走在路上,入目皆是干枯光秃的不知名树木,一排排,或高大,或矮小,无一不透着苍凉。真想问问他们最喜欢那个时节呢,又笑...

  • 春日

    旧柳吐新绿,微风携杏香。 枯蝶展华翅,新燕筑巢忙。

  • 春日

    春来已几日?南风早自来。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春回。

  • 春日

    春回大地白云飘 老雀新燕啼声娇 望蝶寻花花欲语 乘风问柳柳摇腰 春日 白话文诗 严寒的冬天 终于过去了 春...

  • 春日

    幽竹涧边生,空翠断人行。 陌上花似锦,野径绕蝶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po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