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
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作者: 紫色风铃_de51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6:43 被阅读26次

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在感叹:哎!现在的孩子爱学习的太少了!特别是玩手机游戏成瘾的简直无法转化,学习成绩优异的一落千丈,学习困难的更是无心向学,干脆一门心思玩。面对沉浸在手机游戏里无法自拔的学生们,老师们纷纷痛心疾首,家长们也表示爱莫能助。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如果想毁掉一个孩子,你就给他一部手机吧》。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手机,带给我们信息便利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间毁掉下一代。这是危言耸听吗?不!打量我们的四周,青少年因为手机游戏而贻误学业,甚至走上歧途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有个初中同学,经营一家超市,生意非常红火,夫妻俩都忙于生意,没空照顾孩子,就让上初一的儿子放学后自己在家写作业。为了担心他一人在家寂寞,就扔给他一部手机陪伴,孩子起初只是上网查查资料,后来就玩起小游戏,再后来就越发不可收拾,不仅经常玩,还要给手机游戏充值。老师们发现孩子的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了,经常打瞌睡,成绩下滑厉害,通过家访和调查,才发现孩子游戏成瘾了,同学夫妻俩这才后悔莫及。

去年,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游戏风靡全国,令无数青年痴迷,其中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中小学生玩家。由于玩家一旦开始游戏便特别迷恋,令人不可自拔,所以网友们又戏称它为“王者农药”。据不完全统计,从城市到农村,有六成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像同学孩子这样的情况也如春笋一般遍地都是。去年杭州一15岁女学生因家长不让玩手机而起了冲突,从19楼坠下,落在3楼阳台当场死亡。这个事件令人唏嘘,也给人们敲响警钟,如果对中小学“手机控”再不加以控制,必然对家庭、学校、甚至社会都后患无穷。那么这一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危害有多大?又该怎么解决呢?

一、手机功能强大,成人容易过分依赖,让未成年人耳濡目染。

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发信息的功能,一部智能手机还可以拍照片、玩游戏、听音乐、看电视电影、浏览世界新闻、看小说、玩博客、通过微信或qq聊天或视频……自从最近几年手机多了支付功能后,人们出门都不需要带钱包了,无论购买什么东西,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真可以说一机在手,万事不愁。于是,这个社会对于手机的依赖性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车水马龙的街头,人们握着手机行色匆匆,拥挤的车厢里,或站或坐、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无不低着头津津有味地看着手机,中年女性正在追剧,年轻女孩塞着耳机在听歌,小伙在忙着斗地主……大家从手机里找到各自的乐趣,轻松自在,不亦乐乎,全然忘记旅途的疲惫。水果摊前,一位大妈提着称好的苹果,潇洒地说:多少钱?微信转给你哈!许多人都深有体会:夜深了,你举着手机的手都酸了,眼睛都看花了才依依不舍地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沉沉睡去。你匆匆赶去上班,在半路上突然发现手机没带,那一刻,心慌意乱,总觉得有无数条重要信息错过,那一天也过得失魂落魄。你下班急忙赶回家,拿到手机,迫不及待地将手机刷上一遍遍才心满意足。青少年好奇心强,爱模仿,周围的环境影响是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青少年大多配备手机,随身携带,游戏热情一触即发。

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每个家庭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每个家庭成员人手一部手机也很常见。上班忙碌的父母为了方便随时和孩子取得联系,也为了孩子人身安全考虑,大多给孩子佩带手机。(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只限于通话的功能的手机只能是专供老人用的,通常家长给孩子买的都是智能手机)。也有的家长因为无法辅导孩子的作业,鼓励孩子在网上寻找解答。家长的初衷是好的,希望手机能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帮助,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可是手机包罗万象的新鲜内容,尤其是形式多样的游戏种类,会很快吸引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把课余时间完全占据。从偶尔的放松一下,减轻精神压力的调剂品,逐步变成魂牵梦萦、神魂颠倒的精神鸦片,直至完全沉迷其中,学习与之相比之下,也越来越无趣。

三、手机成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手机成瘾又称手机滥用综合征、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等,区别于对手机的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一种痴迷状态。西班牙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重度手机成瘾者中,身体出现莫名的痛苦,社会能力大大减弱。这些症状与因药物依赖或是赌博引起的心理症状有多处重合。由于手机使用方便,“手机上瘾”与传统的网瘾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危害更大。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讲,玩手机成瘾会导致他们的人格障碍,对人冷漠,缺乏爱心,还可能使他们的社交行为产生问题,不善于与人沟通,与父母都懒得交流,更不用说学习了。此外,由于看屏幕时间较长,青少年近视也越来越严重了。遇到事情会更愿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新闻上报道的青少年因手机问题引发的冲突还少吗?

四、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许多家长面对玩手机不爱学习的孩子,要么粗暴的打骂,要么把责任推向教师,希望学校能帮忙管好孩子。很多家长应孩子的要求给他们配备手机之前,都在用手机做什么?比如发朋友圈,打麻将,看电视剧,视频聊天…家长对手机的了解和使用如果只能是这样肤浅的程度,孩子每天耳濡目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必然会模仿家长的喜好来选择相应的功能。可以说,每个手机成瘾的孩子背后,总站着“手机控”的低头族父母。成人尚且把手机当作娱乐工具,更何况孩子呢!相反,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在闲暇之余,不是靠手机刷屏打发时光,而是捧着一本书,轻轻翻阅,怡然自得,这份从书籍中的热爱必然也会无声地传染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从书本中寻找乐趣。我的一个同事夫妻俩都很爱看书,家里各种各样的图书堆满书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一人捧着一本喜欢的书,围坐在桌边静静地看着,平时他们家的电视都很少打开,手机仅限于通话。孩子不用说,写完作业,就自然而然地加入到看书的队伍中来。他们家的孩子偶尔也会看手机,但根本不感兴趣,周末的乐趣就是和父母去逛书店。由于爱看书,作文很棒,小小年纪见解很深刻,成绩优异。教育孩子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著名主持人董卿曾经说过: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孩子爱学习的家长,你该对自己提出什么要求呢?

五、父母高质量陪伴孩子,让孩子找回精神家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作为家长有义务对孩子担负起监管的责任,让孩子从“手机控”中摆脱出来,在金色年华努力学习本领,成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少年,而不能任由他们沉迷于手机,毁掉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前途。家长可以对孩子约法三章: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使用手机;可以用来搜集学习资料,不能玩游戏看虚幻小说等;手机不能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来说,要想让孩子戒掉手机瘾,家长必须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去户外运动、旅游、读书……既可以有益身心健康,又维护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还要培养孩子发展多种兴趣爱好,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生活多彩的孩子,会对自己的明天拥有更多的期望,也拥有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拥有更强大的自制力。

在手机迅猛发展的现代,在网络无所不在的今天,要让手机成为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而不能成为手机的奴隶。如何理智使用手机,成为了一道难题,考验着家长们的智慧。家长们,请给“手机控”的孩子更温馨的陪伴,请为他们营造更温暖的精神家园!

全部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快来抢占沙发吧~

相关文章

  • 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在感叹:哎!现在的孩子爱学习的太少了!特别是玩手机游戏成瘾的简直无法转化,学习成绩优异的一落千丈,...

  • 被手机控制的人生

    “手机控”早已经不是一个新词,“手机网瘾少年”如今其实已不仅仅限于少年了,有很多人被手机控制,以前我觉得夸张,现在...

  • 如何选择靠谱视力矫正品牌

    随着智能手机通讯的快速发展普及,也给青少年视力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小眼镜”也成为“国病”,青少年近视防控已刻...

  • 手机控,控手机

    每天清晨,拔开眼晴,我们第一个拥抱的是你, 我亲爱的手机, 每当空闲,哪怕只要有一点时间, 立马与你打照面我亲爱的...

  • 手机控?控手机!

    有个朋友发朋友圈说:看了手机充电爆炸的新闻,心中很忐忑,可是自己手机充电时却仍不住还要看手机。 震哥看到我玩儿手机...

  • 随手拍,记录美丽心情

    本人是一个手机拍照控,总爱拿起手机拍拍拍,最喜欢的就是给别人拍照或者找好角度让别人给自己拍。个人认为手机拍照最重...

  • 手机控,控手机(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变成了工作、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到哪都离不开它。以我的一天为例。 【上班时间】 到公...

  • 河南云控系统揭秘云控群控根本区别

    批量控制数量: 群控:受USB硬件限制,一个电脑必须连接手机,控制手机数量有限,最多1控127台手机 云控:只需任...

  • 手机控控手机,手机减法整理术

    作者 牛小丫,育儿咨询顾问/语文老师—>坚持读书|热爱写作|专注教育 想给手机瘦身吗?就得这么玩儿。 从2012年...

  • 手机控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手机控,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会拿起手机看看,看看今天的新闻,看看今天的朋友圈,然后再每个群里看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手机控少年一个精神家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s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