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西安

作者: 渐行渐知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16:11 被阅读9次
    又见西安

    14年前,我来到西安。7月份的天气,雾霭蒙蒙,闷热潮湿的水汽弥漫在天地之间,八百里关中平原承蒙这片恩泽,草木葱茏,五谷丰盈,欣欣向荣。

    又见西安

    厚重的中国历史给予这座城市太多厚爱,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兴衰迭代,近百位皇帝在这里凝视万里江山,无数名人志士在这里建功立业。如果你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那幅唐代长安地图前驻足,便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画面,原来玄奘就是在此处翻译经文、李白曾在此处饮酒赋诗、胡姬是在此处跳胡炫舞。这些“此处”如今皆已面目全非,不再饱有历史原貌,只是或许还沿用着历史称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触景生情,在回忆与回味中油然而生出一份历史情怀。

    这座古老的城市也从未辜负历史的知遇之恩。它始终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胸怀,平静地注视历史的晴空与暗夜,带给生长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以安宁与关怀。万国来朝、绵亘八里,它的每一寸土地里都写满文明的自信,中国古诗的巅峰、书法的巅峰、茶道的巅峰、宗教的巅峰,等等,曾在这座城市里不断繁荣,并深刻影响着后世的每一个汉人唐人。当然,它也曾以一如既往地宽厚包容接纳了我,成为这个文武盛地(鼓楼匾额)的一员。

    又见西安

    这个城市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古老也古老,说年轻也年轻,最适合骑车或是步行,慢慢体会每一段厚重的文化,如果开车,繁华转瞬即逝,显得太过轻浮。幸亏我不会开车,于是只能骑车或走,没什么目的,看到有人在马路边练大字就凑过去看看,听到有人在学秦腔也停下来听一段,饿了便随便找个看着客人不多不少的馆子点碗面或来个肉夹馍,一日时光里,无论精神还是胃,都是富足的。这恐怕不是在所有城市里都能轻松做到的。

    就这么一点点的喜欢,而后热爱,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1年,娶了西安的女子,构建了西安的小家,平静而自足。直到三年前,因工作原因,我独自离开西安,去了北京,开始了两地生活。虽说隔几个月就回来一趟,但终归还是显得有些陌生了。

    又见西安

    因恰巧有同学来西安,一回到家便赶紧踅摸饭馆,准备见面相聚,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大雁塔西边总去的那条街叫什么街。同学已经上了出租车不停催问地址,我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和他说到兴善坊,我也赶忙约了一辆前往兴善坊的出租车。走在路上,看司机朝小寨方向走,我就急了,和人家说走错方向了,应该往大雁塔西边走。司机也急了,说按你填的地址导航,就是应该这么走啊。一番争执过后,司机按我指的路到了地方,下车一看,原来真是自己的问题,要去的地方叫大唐通易坊。短短三年,连这个曾经无数次来过的地方,都忘了。

    昨天出门去吃饭,走到一处路口,没有红绿灯,便等在路边,寻找过马路的时机。结果,我一停,两条车道的车流也停了,我赶紧跑步过了马路。一直以为,西安出台车辆礼让行人的规定,也如同北京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一样形同虚设,不曾想执行落实的如此坚决。看着马路边林林总总的铺子小店,有的换了名,有的关了张,直到自己一心惦念的菠菜面馆招牌映入眼帘,心中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这座城市的这些变与不变,在短短的一顿饭的功夫里,让我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陌生人。

    今天早上出门吃早饭,八九点的时光里,身边一群群年轻人手里捧着早餐,行色匆匆地如跑步般向工作地点飞奔,我又生出来恍如隔世之感,这不是像北京一样的城市才有的景象嘛,竟不知何时也传染给了西安。于是,我不自觉地也加快了步伐,和他们一样行色匆匆的奔向早餐店,怕他们认出来我是外地人,不属于这个城市。

    也许你觉得我的想法幼稚可笑。其实我只是为离开这个城市感到有些失落。

    又见西安,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显得和这座城市一样古老深沉。虽然从相识相知,到变得不再熟悉,但我仍然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个城市,它没有拘泥在自己几千年的厚重文化里,而是朝着未来努力新生。
    又见西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西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t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