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李克富 | 读书与查书

李克富 | 读书与查书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13:37 被阅读3644次

可以认为,查书是读书的高级阶段。一个专业人员遇到问题时,知道查什么书并能迅速查得到,就已足够成熟。

如果我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有关心理的专业书,很多人是不信的。但这是事实,算来我真的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不读专业书了。

我经常买书,也经常翻书。我翻书是为了写作而查阅。这种有针对性的查书与读书不同,是很不系统的。

不知您是否赞同我的观点:一个还在读专业书的专业人员一定是不专业或不成熟的!关于这一点我至少问过不少于十位医务工作者,他们都是在自己领域内的翘楚,大都在一愣之后点头。

一愣,是因为他们之前误将“查书”等同于“读书”了。

我觉得,任何一项专业工作都必然有其稳定性,这决定了相关的专业书籍都大差不差。因此,把一本专业书读通吃透要比泛泛地去读多本有益得多。比如有各个版本的《普通心理学》,作者不同,语言不同,但主体内容都是感知觉、记忆、思维之类,精读过一本便足够了。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专业人员最忌讳浅尝辄止,泛而不精。一个能够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专业人员,其专业水准,定是那些读过一百本书的专业人员所无法比拟的!

我一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专业,打基础就是在练童子功,自然十分重要。我也十分庆幸当初在从事心理咨询时,我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下了一番苦功,以至于今天都在受益。

那么在打基础阶段一个人到底该读什么书?这在不同的专业可能不同。就心理咨询而言,我觉得非教材莫属。我个人的体会是,一个咨询师如果把自己学过的教材反复阅读十几遍,基本能做到每当遇到一个专术语便能很快翻书找到,之后便可以只查书而不用再系统地读任何一本与心理咨询相关的专业书了!

可以认为,查书是读书的高级阶段。一个专业人员遇到问题时,知道查什么书并能迅速查得到,就已足够成熟。

经常见到有人问做心理咨询师该读什么书,这显然尚在菜鸟级别,是与专业无缘的门外汉,查书更无从谈起。

由于对教材非常熟悉,咨询或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多数问题我都可以查到,要想拓展一下便再查阅其它书籍。让我都感到惊讶的是,就是在一点一点地不断查阅中,多年以来,我也把几本重要的心理咨询专业书籍的内容掌握了,比如许又新教授的《精神病理学》和《许又新文集》。(许教授的《神经症》,我则是认真反复阅读的。)

那么,一个咨询师该准备好哪些书供随手查阅?

我觉得心理咨询专业方面不能没有许又新教授的三本著作,而关于心理学方面,前不久见中科院心理所的林春教授推荐了如下五本:

1.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菲利普·津巴多、 罗伯特·约翰逊、薇薇安·麦卡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着,人民邮电出版社)

3.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罗伯特·费尔德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 《变态心理学》(DSM-5更新版,苏珊·诺伦-霍克西玛着,人民邮电出版社)

5. 《人格心理学》(Jerry M. Burger 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与和我自己查阅以及向学生推荐书目比较,只有第五本不同。我觉得《人格谜题》更适合一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陈加茂:这就是差距,先把专业书读好,读透。
  • c2bfe4be48f2:读书是读,查书是用,只有用了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https://www.jianshu.com/p/ca4b1b112d5d
  • 王振法:一劳永逸的感觉:smile::smile:
  • 上X青: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 9adfcb9f8007:大家看心理疾病一定要去正规精神卫生中心或三甲医院看,治不好但不会治坏,像李克富自己看书治病这种野路子出来的,遇上赶紧躲开,不光是治不好的问题,会把人治得精神出问题的!身边人的真实案例!本来不想再与这个李克富庸医发生任何交集,当是我们以前踩到的狗屎,没想到李克富现在还大言不惭摇身一变成了自媒体作者,愚弄更多的人,你还真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青岛心理咨询师里的伪君子!呸!
  • 付海霞_3107:一个还在读专业书的专业人员一定是不专业或不成熟的!从现在开始,努力读书,读通读透,争取把专业的书都放下。
  • 晨扬_7af5:教材教材教材,基础基础基础,泛读多了,对精读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刻一些
  • 兔莴苣:得赶紧入手。以我现在的道行,恐怕得费上几年劲儿。不过茫茫书海,有推荐好选择是件幸福的事儿。谢谢老师❤❤❤
  • 怒放的叶子:自从加入李老师的训练营,每天晚上穷思竭虑,绞尽脑汁,为凑出一篇合适的文章,往往要翻阅好几本书,一周下来,竟尝到了查书的乐趣。

    首先,查书比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阅读效率高了很多,主题搜索式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其次,查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的观点,防止陷入偏见。

    再次,查书可以获得很多灵感,以前压根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通过查书,受到启发,就有了神来之笔,能写出独到的见解。

    不过要会查书,需要有一定的基础。首先,要对学科整体有所认识,知道到哪里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其次,查书要有主题,根据主题展开,否则容易跑偏,漫无目的。

    总而言之,会查书,意味着自己在阅读的方法论上,又进化了一大步。
  • 聆心2016:三板斧卸力,一指禅锁喉!
  • 辛迪Cindy:书多精力有限,有些书要精读,有些书要泛读,有些书要略读,有些书要查着读,有些书要不读。当然要有足够的能力辨别他们。
  • d5c390caf068:老师推荐的书买了很多,但真正精读的并没有😓,学会读书,才知道自己要查什么书
  • 爱变心理战志清: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沉下心来精读精读精读,默念一百遍😀
  • 当下宁静:心理咨询师选书与读书:
    读通读透教材:把自己学过的教材反复阅读十几遍,基本能做到每当遇到一个专术语便能很快翻书找到,练好童子功。
    迅速查找相关书籍:查书是读书的高级阶段。一个专业人员遇到问题时,知道查什么书并能迅速查得到,就已足够成熟。
  • c2bfe4be48f2:泛读只是学理论,只有在查书时,才是带着问题去查找,开始应用了,只有应用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
  • 沧海明月_7cea:遇到问题知道查什么,起码说明入门了
  • 王冬青_a475:这篇文章极大的缓解了我的焦虑。很多东西记不住,整天扒拉着书查。
  • 孙丽芹_520:一门深熏,专业走起
  • 陶然_0e27:先读好那几本基本的专业书,再期待达到查书的境界
  • Z沙漠胡杨:求精不求多,用脑加用心。读书是一种态度!
  • 晋春77:千招会、不如一招精,精准,细致,深入地去搞懂一门”学问”,比粗放式了解一堆”学问”有益的多!从今天开始,选一口井,向下深挖。
  • 衡润心怡:读书是在度自己
  • 唐铭含:读精一本是专业的基础,基础扎实了再拓展外延。而精读一本,并不是扒着一本书傻看就可以的,其间需要触碰思考,需要找其他的知识辅助,这又决定了必须去借助其他的书。查书又意味着对这些书的架构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又需要去浏览通读。所以,书是读不完的,既然入坑,就认真填坑吧。
  • yy点点:光买不看肿么办
  • 穆占叶1:自从读了老师这篇文章,我感觉到心里立起了一道防御墙——那么厚的书,看不完(懂)很正常,需要查的时候能找到就行😝😝
    穆占叶1:能找到起码也要熟悉书本才行。想想大学的开卷考试,一本书摆在面前,愣是找不着,通读三遍是基础,不过我读三遍的书好像没有😭
  • 1af7bc728a25:把书读薄了,把书读厚了!
  • 流动的温暖:一招鲜,吃遍天。
  • 张凯丽1985:“可以认为,查书是读书的高级阶段。一个专业人员遇到问题时,知道查什么书并能迅速查得到,就已足够成熟。”
    “读书”是初级阶段,形成初始记忆,“查书”一定意义是“读书”的再现,强化、巩固了“读书”的效果。话说,我的“查书”经历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高分”驱使之上。即:上学时每次考试交卷过后,都会对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题,对照教材“查书”找答案,以求“片刻心安”……毕业后,不考试了,也便没有再继续系统的“读书”了,也更谈不上“查书”了,实在惭愧,“读书”还是要有的,不断的“查书”,才能更好的“读书”,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 刘丽囡:老师您问当当要过广告费吗?
  • 觉悟_b2f4: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 怡然风轻:图书馆借来的小说总是优先阅读,读得天昏地暗,买了一堆专业书,总觉得是自己的了,留着慢慢读。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读书不如查书。
    在李老师的引领下,我觉得教材就是基础,就是根,教材都不懂,何谈做咨询?
    有的同修曾问过我,读教材那么枯燥那么辛苦,有啥用?我简直无语。又想立牌坊又想当婊子,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好吧,教材,我还需要读,但更喜欢在写简书,做课件的查书过程!
    我相信在李老师带领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会越来越喜欢查书。
  • 大力133338:干货慢慢,够吃几年了
  • 魔法药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学习如何读书,再读适合自己的书。
  • 泡芙小姐01:想起来之前一个老师讲过的新“短板理论”,并不是你的短板决定你能走多远,而是你的长板决定了你能走多长……
  • 窦泽燕:读书,还需要琢磨,专业的说法叫训练,尤其是思维角度和方式,不断的练习会形成习惯,习惯了的才会被记住,被使用,渐渐的就释放到潜意识层面,随时随地的听你调遣
  • joanlee:虽说千招也一招加一招之总和,可是一招精却胜出这千招总和。我想练就“一招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闻岱: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需要极强的毅力和浓厚的兴趣。
  • 七月的简书: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感觉这一招精,一定是阅千招后专一招而来。
  • 老连Alian:一招精的基础还是深厚的理论功底,细读精读的积累,必不可少
  • 李宜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校时代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习惯学完一门放下一门,书也是学完一本扔下一本。专业书籍从来不扔,遇到问题的时候,随时可以翻开找到相应的内容。
  • 骑着蜗牛看风景V:“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从今天开始,学习成熟

本文标题:李克富 | 读书与查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tx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