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35班--007不写就出局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作者: 晴儿1985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20:57 被阅读318次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最近几天参加了一个心灵成长过程,叫做“亲子——亲密”关系经营智慧密集训练营。三天两晚的课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百态人生。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生命处于关系之中,关系的品质,决定了生命的品质。

人的关系分为五常,有他的序位,第一位是亲密关系——夫妻关系,第二位是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第三位是兄弟关系——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第四位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与朋友, 同事,邻居的关系,第五位的关系是君臣关系——与领导的关系,还有最最重要的是零位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如果破坏了关系中的序位,就有背了“道”,就会破坏了关系的和谐。

老师让大家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大家体验经营“关系”中大家经常忽略的一些问题。

1老师放一段音乐,两个人一组,让大家跟着旋律旋律拍手,数八拍,单数自己拍自己的手,第二拍,两人拍手,第四拍双手悬空向地面拍手,第六拍在自己身后拍手,第八拍,在自己头顶拍手,然后再循环。老师放的音乐旋律越来越快。第一遍时,只拍手,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只是关注“任务的完成”,没有注意对方的表情和对方的交流。第二遍时,同样的音乐,让大家在拍手的同时彼此问对方问题。大家发现,在只关注关系时,任务会完成的更好,但是在关注任务的同时如果分一点精力兼顾关系,就会更快乐,而且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会把任务完成得更好。

还有一次,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数字在跳舞。游戏开始前,老师说,这个游戏,幼儿园小朋友很容易猜到,但是学历高的成人,反而不容易猜到。老师在白板上写了一些数字,老师一边写一边跳动自己的舞姿,然后写下跳舞的数字,人大家从“0”到“9”猜。后来大家猜了很多次,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猜对了。后来老师公布了答案,原来老师在写数字的同时,用手在白板上“比画”了数字,其实白板上写的都不是老师要表达的,答案其实在老师的手上。

原来我们过多的关注了自己以为的“重点”上,而错过了最重要的“答案”。

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游戏里,老师让大家体验。“我”分为:

1“父母我”——做事要求完美,挑剔,一定要做到“最好”;

2“孩童我”——遇事感到“委屈情绪”;

3“成人我”——以“朋友”的方式进行平等的沟通;

4“智慧我”——意识层次很高,追求不断成长,不断超越。

老师把六个人分为一组,大家分别扮演“本我” ,“成年我”,“孩童我”,“智慧我”,“父母我”,观察者。让“本我”,选择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调整他们的距离,站在自己认为“合适的”距离。然后“本我”不动,其他人随便走。然后“本我”觉得状态可以了,大家停止然后坐下分享自己的感受。

我把这几个人的距离分配为“孩童我”最近,“成人我”和“智慧我”第二近,“家长我”离我最远。这个对我而言,可能是我现在的人生状态。渴望被接受,被认同,被认可。想接近成人我和智慧我,想远离父母的控制欲。当我们交换角色,我做父母时,我发现我很难把握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有点不知所措,很想爱,但又不知道如何亲近和表达。

“本我”和父母的关系,是亲密关系的根基。妈妈代表“爱”,爸爸代表“力量”。我越是想通过各种活动,逃离和父母的关系,拉远和父母间的距离,我就越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我在这几天的训练中,我认真的思考了,站在父母的角度为什么会这样对我,想到了他们这样做,以及做的不恰当的原因在于“我的不够独立”。所以我能做的就是逃离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学会一些生存技能,让自己“变得独立”,改变他们对待我的“方式”。

这就是在“完型训练营”里学到的一句话,自己内心小小的改变带来外界更大的改变。

世上的事情分两种:

一种是拼图性问题 ,比如建造一艘船,管理一个公司,处理这种问题时更多的偏向于“任务”;一种是魔方性问题,比如经营好一个家,处理这种问题时更多的偏向于“关系”。

在处理魔方性问题时应该按照下图的步骤: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小孩,就像每只蝴蝶的翅膀下都有一只毛毛虫一样。

有的人从“我”角度考虑问题,如果提升境界后,从“我们”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在家庭中,处理夫妻关系时,夫妻同心,齐力断金。从“我们”,“家庭”,“家族”,“社区”,“国家”,“宇宙”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每一个层面上考虑问题,结果都不一样。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考虑问题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有句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家庭和企业中处理问题时遵循的法则不同:在企业中,用“尊尊法则”,制度,规章,界限;在家庭中处理关系用“亲亲法则”,爱,理解,沟通,防微杜渐。很多家庭都活在“自以为是”中,守在自我处理关系的模式,条条框框中。如果把人的心比作一个大圆,×比作自己的观点,别人就比作大圆里面的小圆,小圆的自己心里面的活动空间就很小,就变成了“小心眼”。有的人的大圆里充满了自己的观点,以至于别人的小圆里也都充满了“自己的观点”,就变成了死心眼。所以人要通过不停的成长,化解掉自己对事情,对人的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观点,让别人在自己心中的空间更大,才能达到“共赢”。

自己一个人“赢”,也是“输”,两个人“赢”,达到“共赢”才是“赢”。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做到:1主动亲近2全情投入3真诚回馈

只要心中有爱,和谁之间的问题都能解决!

文章最后赠送一个彩蛋,我妈妈的朗诵链接

http://peiyinxiu.com/m/64783003?from=singlemessage

相关文章

  • 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最近几天参加了一个心灵成长过程,叫做“亲子——亲密”关系经营智慧密集训练营。三天两晚的课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百态人...

  • 觉知觉照觉观经行练习第四周

    作者/木子慧 觉知觉照觉观经行练习第四周 本周经行六天体会觉知,最后一天体会觉知~觉照~觉知。 身根知觉触尘产生识...

  • 刷微信,是对连接关系的执念

    今天参加首师大贾坤老师正念心理的体验活动,很有收获。对觉知又有新体会。 觉知是一种能力,也可以是一种习惯。可能我之...

  • 父母成长加油站幸福女人读书会读书笔记(七)觉知力

    我的理解是 ,觉知力是自我提升的一种能力,能觉知自己情绪的能力,觉知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说起这个想起刚才看书时...

  • 觉知当下的能力

    周末,总是忙碌的! 忍不住,发火,叨叨,训孩子…(*☻-☻*) 周日,雯同学10:00有钢琴课,8点左右,我就起床...

  • 学习《心理学导论》第六章第一节

    意识 今天学习了《心理学导论》第六章第一节—意识 意识是一种觉知状态,我理解为意识是一种觉知能力,觉知能力高的人,...

  • 观照-有觉知力的看

    觉知和观照有什么不同?观=觉观照 有觉知力的看 任何人都有觉知的能力,而且我们的5种感官能力都依赖于觉性,眼睛能看...

  • 武志红心理学第八章【觉知】

    武志红心理学第八章,觉知 【觉知是最大的容器】 1. 有妄想的人,常常是在这个妄想上失去了现实检验能力,但其他方面...

  • 冥想与健康体重

    当你在聆听今天的语音时,请你升起一份觉知,对呼吸的觉知,对你身体的觉知,以及你内在感受的觉知。 你必须不断的去体会...

  • 努力也是要学习的

    《精进》之努力篇01 书中把“僵固型心智”与“成长型心智”做了对比。“僵固型心智”的人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努力了也并...

网友评论

  • 蜜糖771:看上去这段体验很不错呢,最后结尾写的也很好,我们每个人只有开放自己的内心,接纳别人好和不好的地方,才能不断成长起来,不然就总是困在自己的小牢笼里出不去
  • 22aed3b9aba5:仔细读完了,完整的记录和体验,那么快还有配音,妈妈支持好大,我们都走在心灵成长的路上,文章已收藏~
  • 氷河対月風嵐:在学习了这是,写的真细
  • mica54:我一直觉得人啊,需要找寻自我,然后稳固好自我之后,找到与外面世界的关系,与世界和平相处。
  • 刘喆的成长分享:确实有点长,但是都读完了,很不错的课程。人生是在关系中展开,关系的好坏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幸福指数。

    学习心理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真正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之后才能有意识地去做些事情,改善和经营好自己与外界、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到幸福。
    晴儿1985:@刘喆的成长分享 很久不写这么长了,谢谢点评
  • 村上喵:已阅: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本文标题:参加完型心理学觉知能力训练营的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vm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