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三达德-仁知勇

君子三达德-仁知勇

作者: aman2018 | 来源:发表于2023-10-19 20:44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说我无能焉不是谦虚,是真不能,人要是不惑那就说明没有好奇心了,人也不会不忧,不惧,毕竟是人,都要遵从人性,更不能觉的自己是知者、仁者、勇者,那是给自己修行的脚上戴上了枷锁,孔子这么说是儒家对君子人格的一种界定,一种追求,概括了人非常重要三个方面,仁、知、勇,下面是我自己的理解。

  “ 知”我的理解应该是认知,知识无限,现代社会通过搜索工具把知识重要性降低了,把创造力,思维模型拔的更高了,认知变更的更重要了,认知怎么去理解?先想想这几个问题,一般来说毕业生懂的理论知识是多于毕业几年的,为什么企业要招有有工作经验的,当你听到一个观点,比如“人要积极主动”,并且你也同意这个观点,但无法做到,这个是为什么?很多时候知识不解决实际问题,它和现实是脱节的,知识要解决问题有几个要素:自己本身、理论知识、外界环境,只有当理论知识通过自己本身和外界环境进行接触,这个时候产生的知识也好,经验也好,才能叫认知,所以学很多知识,很多时候是信息碎片或者“他人的认知”,当和自己知识体系关联,并且能够理解,系统化,这个时候只能称为理论知识,只有当这些知识通过自己和现实世界发生了关联,产生了自己的理解,才是认知,提高认知方法也应该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输入(学习方法),理解自己(人性本身,思维模型),实践(重中之重),实践后总结(深度分析,知识总结)。

  “仁”者怎么能不忧,按照梁启超的观点,是一种人格完善,要了解人生和宇宙是永远不可能完美,还有就是明白自己在世间长河只不过是一瞬,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的,我还不能理解“仁”的具体真义,但是我隐约感觉到“仁”应该是一种心力的一种重要的基础。我的浅薄的理解如下:仁爱之心,道德过于每个朝代都在变化,仁的底线是对弱者的同情: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都是弱者,鲁迅笔下的阿Q位于社会的底层,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弱者,但是对于小尼姑是强者,新东方在社会上强者,但是某个时刻对于铁头来,就是弱者,由于环境和机遇在变化,每个人都会变成弱者,对弱者同情达成共识也是保护我们自己。想要保持仁爱之心需要尽可能理解他人,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别人完全不可理喻,是因为我们没有别人的经历,没有别人所处的环境,无法感同身受,就像李尔王、奥赛罗明明犯了一个小错误会导致无可挽回的错误,只有尽可能理解别人才能让自己宽容,才能真正的尊重每一个人,当然这个做起来很难,我觉得理解他人的前提是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本身,理解人的局限性还有就是理解人与人之间不同,认识到每一个观点都有其强有力支撑价值观。

  “勇”不是不畏死这种勇,而更多的生活中点点滴滴事情的勇敢,我模模糊糊有一种感觉勇敢本身对个人的价值要高于智,害怕人人都会有,毕竟风险怎么都会有的,多次实践,不怕失败才会最终做成一件事,勇提供了突破自己的一种方法,他能战胜人对失败的恐惧,他产生了行动,实践,而实践才会产生真知,并且产生机会,而机会和环境对反过来促进了认知的成长,很多事情无法仅仅通过思考做到的,对于一个多思的人来说,“勇”尤为重要,

  “仁、知、勇”三者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体三面的,只有“知”才能保护自己的“仁”,不然“仁”就成了软弱,妇人之仁,就像我们很多时候初心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坏的一样,“仁”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力,稳定的输出,提供勇气,如果没有“仁”,人越强,破坏力越强,如果没有“勇”,“知”无法突破成长瓶颈,就完全变成了空想派,理论派。

  仁,知,勇和王阳明的理论互相对应,“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致良知”,讲了三方面,知,行,良知,其中知和良知分别对应“知、仁”,而“勇”本身是支撑“行”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仁、知、勇是中国传统文化评价人的重要标准,也是自我修炼的三个重要方面,它永远都不会过时,他们一体三面,是人格完善重要方面,要通过不断学习,修行,完善自我人格。

相关文章

  • 嫉妒之心与耻辱心,孰是孰非/

    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人多少还是应该有点...

  • 百日成长学习(66)

    今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的9.29,9.14,14.35,9.17,讲述的是儒家的三达德“知”“仁”“勇”:“知者...

  • 仁者不忧

    “仁者不忧”是孔子认为君子的三达德的一个方面,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仁...

  • 《论语》共修(一二0)智、仁、勇:学会儒家的“三达德”

    《论语·子罕》智、仁、勇:学会儒家的“三达德”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原 句 译 文:...

  • 念佛往生是抛下世间苦难众生去享福的吗?

    儒家平易近人,立足于人们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主要体现为仁情,义智,勇毅,即“智,仁,勇”三达德),所以长于教化事功...

  • 2022-05-17

    今天学习了《子罕篇》智、仁、勇:学会儒家的“三达德”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注:①“凋”也...

  • 什么人不困惑,什么人不忧愁,什么人不恐惧

    《论语.子罕》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儒家思想中三达德智、 仁、 勇。知道,智慧排在第一...

  • 《曾国藩的启示》笔记4

    摘抄于笔记整理。 1、智、仁、勇这“三达德”,以仁为中心,三个汉字排在一起时,往往中间那个字最重要。“智”要用来行...

  • 有些底线必须守住2019-01-16

    有些底线必须守住 说真话说真理,做正事行正道,都离不开勇德。故君子三达德,勇是其一。故东海以无勇为儒生一戒。这不是...

  • 君子之道,心怀谦恭

    1 君子者,始于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大部分是关于君子的论述。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三达德-仁知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vo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