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年,我所读过的书

2023年,我所读过的书

作者: 苏州的雨巷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10:45 被阅读0次

    对我来说,2023,是极为艰难的一年,幸好还有书。

    去年年底,病毒铺天盖地的日子里,老父亲病了。他本身就患有老慢支,如果一旦感染上病毒,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思来想去,还是不敢去医院,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让老父亲待在家里,一边按照医生的指导用点常规药,一边采取吸氧等治疗方式,春节过后,老父亲能够下床走动几步,能够坐上餐桌与家人一起吃饭,一切似乎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谁知,2月初,风云突变,老父亲病情加重,不得已送入医院抢救,两个月里,几次进出重症监护室,几次插拔呼吸机,山重水又复,柳暗花不明,终究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父亲在4月初离开了我们。

    父亲离世后,一场更为严酷的战争在等待着我们。患有老年病十来年的老母亲不能接受父亲已经离世的事实,变得喜怒无常。这真是一段至暗的日子,一边需要修复失去亲人的伤痛,一边需要抚慰深受刺激的母亲,身心俱疲,无所适从。7月初,在外出的火车上因防卫不周,不慎染上病毒,坚守了三年多的金身告破。以为发个烧,吃点药,就能扛过去的,谁知几天后回到家中,又是连续三天的高烧,一个多月的昏昏沉沉,整个人都不在状态。

    正是在这种无力无助的日子里,我又重读了一遍余华的《活着》和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前者让我学会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痛,从而更好地活着,后者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衰老和死亡,如何活得更为更有品质和坦然。

    与以前相比,现在能够读完的书是越来越少,自己买的、别人送的、单位发的、抽奖中的,每年总有上百本,有些崭新的书,未及打开,就被冷落在一旁,小书房里、办公桌上、床头柜边,乃至卫生间里,经常堆积着一摞需要清理的书籍。而且读书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佛系,不急不躁,丝毫没有以前挑灯夜战非要读完不可的劲头,甚至沦为“纯粹为了阅读而阅读”。这样也好,没有压力,随遇而安,读得更加轻松随意。

    一年中,读得最多的还是历史类书籍,即使是那些综合的书刊,也是挑与历史地理有关联的文章先看。印象最深的,是青年学者张明扬的两本书,一本是《入关》,讲明清易代,另一本是《弃长安》,讲安史之乱。这两本书的好处,是在不长的篇幅里,把重大的历史事件梳理得非常清晰,既有弘大叙事,又有细腻描画,文字生动,读来轻松。

    说到明清易代,年内还读过周绚隆的《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也印象深刻。这本书,聚焦明清易代之际以侯岐曾家族为代表的嘉定文人群体,从底层视角描述普通文人在乱世之中的价值选择和人生遭际。其中不少史实与吴江有关,复社领袖杨廷枢是侯家的侄子,被清军杀害于芦墟的泗洲寺桥南。

    “人生地理”是近年历史散文的一种写作方法,深得我心。记得最早接触,应当是李开元教授的复活型历史叙事三部曲《秦崩》《楚亡》《汉兴》,李教授被称为“历史的行者”,他始终坚持踏访历史现场,始终坚持讲述历史故事,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置身事内的感受。《三联生活周刊》也不定期推出相关的专题,近年就有《苏东坡地理》《徐霞客地理》《李白地理》等,书写者的实地踏访,带领读者穿行在历史和现实之间,让读者与古人有了精神和心灵上的呼应。写得最为精彩的,当属作家聂作平,他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诗词为据,情感为线开启了对苏东坡、李白、杜甫、李商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独特书写,通过他的脚步丈量和深情描述,既让人体会到了历史的纵深感,也体会到了地理的空间感,还体会到了鲜明的时代感和亲切的现场感,从而更加热爱脚下的大地,更加珍爱宝贵的生命。这些文章散发于《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目前已经结集成书的是《天地沙鸥:杜甫的人生地理》《此情可待:李商隐的人生地理》两种,正是我手头在读的书。

    此外,对植物的喜爱,让《十二月花令》《杂草记》《林中四季》《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等成了我的手边书,时常翻翻,受益匪浅。冈仓天心说,无论悲欣,花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是一句多么智慧的话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年,我所读过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vr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