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修炼的四重境界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03:30 被阅读0次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晴

医学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但医者却一直在追求完美的科学,所以医者就像夸父逐日,永远在奔跑着,不停学习着,却始终也追逐不上。医疗活动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对身体疾病的治疗和对心理的关怀。医生和患者在共同面对疾病时,都希望能得到彼此的人文理解和尊重。

其实,疾病、医生和患者三者的关系一直处在不断地调整中,我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的年代,医患关系挺融洽的,那时的老百姓都觉得命都是天注定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大家都觉得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治得了病,但治不了命!因此,病人抢救无效死亡等,患者家属是不会去医院闹的。

而在现在这个医患纠纷尤显突兀的时代,动不动对医生喊打喊杀,甚至出现恶性伤医事件,这让医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医生思考得最多的除了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还有如何保全自我、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坚守心中的底线,用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的尊重、社会的认可。

实际上,医生应该是一种高尚而体面的职业,而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因为这一职业始终伴随着救死扶伤,与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妇产科医生,往往关系着两条人命,更是责任重大。因此,我们妇产科医生更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两天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跟着陈慧教授学习复发性流产的诊治,早上她带着我们在病房里查安胎的病人,下午跟她的门诊,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跟患者交流着,我不仅仅学习了她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是被她的医者仁心所感染,她平易近人,对待每个学生和患者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家里人一样温柔细致,事事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陈教授身上散发出一个医者的光芒,让人如沐春风。她能有如此人格魅力,其修炼绝非一天两天,应该是在几十年工作中打磨出来的。记得有本书上讲一个医生的修炼包括四重境界:

第一重:不忘初心。记得考古学家在地下挖掘出一根原始人愈合的股骨,这是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摔断股骨的原始人倘若没有同伴的照护只能走向死亡。这是医学的起源,也是医者的初心。

所谓初心,就是婴儿般的心,这颗心就像光,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那么心究竟藏在哪里呢?藏在婴儿的眼神里。为何婴儿的双眸那么清澈?因为婴儿心中干净,没有杂质和污染,天真无邪。不忘初心,也就是回归生命的原点和医学的本源。尽管时代在变,但医者的初心不变,医患关系的本质依旧。

第二重:医者仁心。孟子:“仁者爱人”。仁心的出发点是人伦亲情,然后将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从爱家人延伸到爱天下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是仁者最核心的品质,仁者爱自己、爱亲人、爱众生。同时感同身受,处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诠释,就是植物的种子。仁心,就是一个人最真诚的内核,是善根、灵苗及智慧,蕴藏着无尽的生命能量。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呵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就是仁者。

医学是人学,也是仁学。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鼻祖林巧稚曾说: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做面对面的工作。离床医生不是好医生。医生的眼里不能只有疾病,还应该有病人,心里更应该有“仁”,要与病人多交流沟通。

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可见早在2500年前,医学就发现:出于仁心的美好语言在疗愈病人身心方面,和药物、手术等一样重要,不可或缺。

然而现代医学走向了错误的道路:培养科学家式的医生,缺少能关心人的医生,很多医生麻木不仁,对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没有对人的关爱、共情,医院就是人体修理厂。医学,既要有技术高度,更要有人文温度。医生不仅要帮人解除身体上的痛苦,还要让人活出心灵上的喜悦。

第三重:善用其心。就是唤醒沉睡的真心,保持敏锐的感受力,体人所苦,知人所难。孙思邈说: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意思是:每当遇见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皆能感同身受,给予关怀,让虚弱者有力,让脆弱者坚强。

善用其心,就是将心比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恭敬对待每一个人。医生要永远给人温暖、力量、希望。

善用其心,就是用心看病用心看病,不是用大脑看病,即遵循生命至上而非技术至上的原则。技术至上,看见的是局部病变,追求最大限度的治疗,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而生命至上,看见的是整个生命,见病也见人,追求最低的成本、最少的痛苦,获得最大的健康受益。

第四重:归于无心。禅诗:“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武林高手的最高境界不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无心,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当医生站在手术台上,全神贯注,置心一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便是将生命融入其中了。

无心,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和真实的状态,就是无所挂碍,风轻云淡,不求回报。无心,就是完全的放下、彻底的无我。有时最好的药物就是不用药,最好的治疗就是不治疗,最佳的手术就是不手术。不要为了绩效考核而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要为了“回扣”而过度用药。

其实患者可以宽容医生的技术不足,但不能容忍医生的冷漠。因为人文可以弥补技术的缺陷,但技术永远无法弥补人文的缺失。医学是爱的产物,也是人性善良的表达。医生看的不仅是病,而是患者。好医生的标准就是眼中有病,心中有患者。医者既要有解除病痛之术,更要有济世度人之心。

相关文章

  • 谈“性”“色”变 Day 13

    修炼四重境界:洞见自己洞察他人修炼自己影响他人 性格色彩最大的功能有四个:“洞见”、“洞察”、“修炼”和“影响”,...

  • 齐凡齐微课(第12篇)|爱情的四个境界,第三层已鲜有人企及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今天就用这四重境界解剖一下爱情,看看你的爱...

  • 餐饮人修炼的四重境界

    餐饮品牌的竞争就是一句话:“起点是食材(产品),终点是人才(伙伴)。”去年总结了三层次,今年良食的好几位伙伴越来越...

  • 孙悟空的成长之路

    经历了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

  • 不累于物的冯友兰大师

    冯友兰是哲学大师,他把人生用其所学哲学来诠释便有了四重境界,即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 正是冯友兰的哲学造诣,成就了...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读书笔记

    2022 07 10 第二天 教师的四重境界 原以为看过学友的打卡笔记,我可以直入主题“四重境界”了。现在端起书却...

  • “HRBP”的四重修炼

    标题中的HRBP加了引号的,少女芬说完成了四重修炼才可以把这个引号去掉。我们先把四重修炼放一放。对于HRBP...

  • 人生四大境界

    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我最信服冯友兰先生所说:人生的一生尤四重境界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每一种境...

  • 永生一品堂(六)

    肉身四重刚柔之境,神通四重阴阳之境。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肉身十重境界与神通十重境界间的对应关系,从身体上的...

  • 事业未定,怎敢成家

    中国古人给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语是人生的四重境界,我觉得这四重境界跟马斯洛的人生五层需求有异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医生修炼的四重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zk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