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部分第5单元: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第3部分第5单元: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作者: 春生阁 | 来源:发表于2022-08-11 13:17 被阅读0次

本章学习目标

银行业中银行数量越多越好吗?更有竞争力?更健康吗?

美国商业银行的早期历史时间轴(二战前)?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 1782年,北美银行成立
  • 1791年,美利坚银行成立
  • 1811年,美利坚银行的牌照被废止
  • 181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成立
  • 1832年,杰克逊否决重新注册第二银行
    • 原牌照与1836年被废止
  • 1863年,《国民银行法》建立国民银行和通货监管者
  • 1913年,《联邦储备法》成立,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 1933年,《银行法》,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和证券完全分离

美国的多重监管机构

    1. 通货管理署
    • 1850家国民银行
    1. 联邦储备体系和州银行监管局
    • 900家联邦储备体系成员的州银行
    1. 联邦储备委员会
    • 银行股份公司、对国民银行投资、第二监管责任

金融创新的来源是什么?

金融环境变化 —> 通胀和利率急速上升和下降,难以预测 —> 银行业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

    1. 适应需求变化的金融创新
    • 资金的脱媒原因
    1. 适应供给变化的金融创新
    • 技术发展原因
      • ATM机和银行卡
    1. 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
    • 为挣更多钱的原因

影子银行是什么?

    1. 定义
    • 民间的创新,覆盖传统银行无法完成的部分
    • 包含内容:
        1. 可控部分:
        • 银行业内证券化活动
        • 银信活动(信托)
        • 融资性贷款
        1. 不可控部分:
        • 民间金融(地下钱庄、典当)
    1. 特征
    • 波动大: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大
    • 监管弱:由于负债不受存款影响,不受监管管理
    • 杠杆高:因不受监管,因此这类公司杠杆倾向更高
    • 风险大:游离于体系之外,潜在风险大,不容忽视

金融创新—适应需求变化

利率波动性

  • 3个月国库券利率波动
    • 20世纪50年代——1.0%-3.5%
    • 70年代——4.0%-11.5%
    • 80年代——5%-15%
  • 带来的创新:
      1. 可变利率抵押贷款
      1. 金融衍生工具
      • 期货、掉期
      1. 利率市场化
      • 造成影响
        • 利差收入占比高
        • 有指标,倾向于大公司贷款

金融创新—适应供给变化

信息技术

    1. 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
    1. 电子银行业务
    1. 垃圾债券
    • 刚性兑付,大型企业才能发
    • 通过第三方评级债券
    • 定价收益更高的债券
    1. 商业票据市场
    • 短期票据,银行间企业间互相借贷
    1. 证券化
    • 未来可以变成现金流的资产变成可交易的证券

金融创新—规避监管

  • 监管控制存款上限
    • 导致金融脱媒
      • 产生大额存单,突破存款上限利率
  • 突破原因分析
      1. 法定存款准备金限制
      •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e.g.余额宝
      1. 对存款利率的限制
      • 流动账户,清除到其他流动性账户

金融创新与传统银行也的衰落分析

  • 原因分析:
      1. 资金获取(负债)的成本优势下降
      • 通胀上升、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升高
      1. 资金使用(资产)的收入优势下降
      • 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更多元,利率更低,甚至股票
  • 应对方法:
      1. 贷款向高风险领域,或者加杠杆
      1. 开展盈利更高的新的表外业务
  • 其他国家衰落吗?
      1. 证券市场扩张和影子银行体系发展
      1. 削弱工业化国家的银行业

美国商业银行的结构(很多的银行)

  • 资产规模划分:
    • <1亿,数量占比25.6%,资产份额0.5%
    • 1亿-10亿,61.6%,6.9%
    • 10亿-100亿,10.8%,10.4%
    • 100亿以上,2.1%,82.2%
  • 对分支机构的限制
    • 结果:有效禁止银行跨州开办分支机构
      • 1927年《麦克法登法案》
      • 1956年《道格拉斯修正案》
    • 目标:
      • 使得小银行得以生存,从而让小企业得以生存
  • 银行业对分支机构限制的反应:
      1. 银行控股公司
      • 拥有几家银行的控股权,同时从事其他活动
      1. 自动柜员机
      • ATM机
  • 银行并购与全国性银行业的过程:
    • 银行数量减少,因为银行并购,建立更大的实体
      • 超越地域银行
      • 信息技术增强范围
    • 1994年,《里格·尼尔州级银行业务与分支机构效率法案》
      • 废除了禁止分支机构《麦克法登法案》和《道格拉斯修正案》
    • 全面建立全国性银行
  • 银行并购与全国性是好事情吗?
    • 支持:产生更有效和更健康的银行体系,降低银行破产可能性
    • 反对:担心消灭小银行,导致小企业更难获得贷款,降低银行的竞争性
    • 经济学论点:并购的收益大于成本

银行业与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关系?

  • 分离与合并的过程:
    • 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突破
      • 1987年,承销证券类型的金融产品
      • 1988年,最高法院判决的合法化
      • 1989年,承销公司债券证券
      • 1990年,承销股票
      • 之后,不动产和保险业务
      • 1999年,《格拉姆·里奇·布利利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止
  • 银行与其他金融的模式
      1. 全能银行:德国、芬兰、瑞士模式,保险等全方位
      1. 全能银行:英格兰模式,独立法人,银行持有少量商业股份,很少与保险联合,以证券为主
      1. 日本等国模式:分业经营

储蓄业:监管与结构

  • 监管机构:
    • 储蓄与贷款协会(S&Ls):保险机构向S&Ls提供保险
    • 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
  • 国际商业业务:
      1. 经济全球化
      • 国际贸易扩大
      • 承销外国证券赚利润
      • 打开美元存款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存在其他国家的美元
      1. 欧洲美元市场
      • 以美元的形式存在其他国家
          1. 美元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货币——国际地位
          1. 离岸业务,不影响本国的监管
          1. 是美元的重要资金来源
      1. 美国的外国银行
      • 当前结构:(业务占比)
        • 存款:6%;贷款:22%
      • 过程:
        • 离岸业务产生
        • 不受美观监管,出现很多问题
        • 外国银行受美国监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部分第5单元: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az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