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弘丹老师的第二节课程,感觉内容很多,都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
第二节课弘丹老师主要是讲解怎么样去挖掘写作的素材,在这里主要的渠道就是不断进行输入,通过不断处理输入的知识去输出成为自己的文章,要知道输入的质量决定了输出的质量,阅读经典书籍提高输入的质量。
写到这里,我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从小学到大学里面整整十几年的时间,自己读过的书籍少说也不会低于200本,特别是在大学的时候,自己很多时候都会泡在图书馆里面去看书,但是为什么自己就没有像别人一样把自己读过的书转化成为一种能力呢?
我觉得原因在于:第一个是自己不会读书,以前充其量也就算是个看书,只是浏览过而已,像是娱乐杂志一样,水过无痕,没有在脑海里面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别说有受到影响而改变;其二就是书上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没有进行深刻的延伸学习,就像数学题一样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完全退化掉了;还有就是不会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千古名言。能流传下来就说明了他能够经过岁月的洗礼。
没有目的的行动,也就不会有相应的结果回复。
记住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考虑清楚:为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课程里面提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经典书籍,看电影,电视剧,还有就是生活的故事来增加我们的输入储备
经典的书籍我们要多读几遍,把书本读透彻,读书的过程中要做读书笔记,就是列出大纲或者是做个思维导图,总结出三个自己读来的收获,对书中的故事要进行整理加工,思考一下能用在哪个方面的写作素材,然后进行整理归类
写一篇文章的步骤是:
前面先是选题,然后是收集素材(素材的收集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不能等到要写作的时候才去开始收集素材,这样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接着是考虑切入点
前面的内容都处理好了,接着是列出文章的大纲,组织结构,开始写作——这一步的写作最好是一气呵成,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后面还需要进行详细的修改和润色的
最后就开始考虑修改,对应的章节要进行取舍,做最后就是对文章来润色和发酵了
所以,要写好一篇文章,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如果决定了要走这条路,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2020年的读书目标就是把现在我手上的书都认真的读完,少说也有将近100本,能读完并且有一定的解读分析也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跟精力的。希望在读完这些书之后,我的思想会有一定的觉悟提高,而写作的能力也会有所提供,最重要是能够自信的写出自己的文章,并且有经济收入。
未来的路会是怎么发展我不知道,重要是做好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