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3)

作者: 爱淇粤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23:11 被阅读11次

我要讲的可不是方法论问题,而是希思兄弟的《决断力》,若你已经看过之前分享的两篇文章,那你会很容易理解生活中处处是十字路口,你的选择不同就会导向不同的风景,到达不同的目的地。所以一个好的决策不仅对国家、企业很重要,对每个人的生活亦会影响深远。

国际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希思兄弟根据心理学研究,得出了影响我们做出明智决策的四大阻碍因素思维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和过度自信。他们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深入分析了人们的决策心理误区,并讲述大量真实的案例,提出了“四步决断法”。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第二步——如何避免证实倾向。

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对某种状况快速做出判断,然后找到支持我们判断的信息。我们把这一存在问题的习惯称为“证实倾向”,也就是影响你做出正确决策的第二大障碍。

生活中证实倾向比比皆是,“自圆其说”放在这里可能就是一个贬义词。然而证实倾向可以看起来非常严谨合理。毕竟,我们是在搜集资料。决策研究人员丹·洛瓦洛教授曾这样说道:“证实倾向可能是商务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连最精明的人都会犯这个错误。人们向外四处搜集资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捏造事实。”

那当我们在做选择时,去评估各选项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

考虑相反的情况

任何事情都具有正反两面,当我们在一味的去证实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可以去创建一个能引发他人建设性的不同意见的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事情的另一面,但有时我们又会陷入各执一词的争论之中,此时我们需要转换思考的角度,来想一想“不去争论谁对谁错,一次只考虑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获取相反信息,比如当你面临是否接受一份工作时,如果你是询问招聘者“我的岗位工资会是多少?”“我是否有培训机会?”,这些问题是无法帮助你做出准确选择的。这时候你需要通过提问来搜集有难度的、反面的信息,比如“我的岗位最低工作标准是多少?”“一般离职的员工工作年限是多少?”“我会在入职后多久接受培训?”...这些问题虽然会让我们有短暂的尴尬,但却可以保证我们形成合理的预期。

除了去引发建设性不同意见、提问获取相反信息,还可以尝试考虑相反情况,比如我们的提案遭到某一同事的反对,这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是故意排斥自己。而作者却提出我们需要去“假设积极意图”也就是考虑对方更加积极的可能性,比如他是在尽职业的义务,或者他也许看到了方案本身的不足...

生活中当我们对另一半产生了长久的不满时,我们也可以去尝试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问题,尽可能多的关注对方的行为合理面,以及行为的好处,这样就会让我们跳出自我的证实倾向。

缩小与放大

生活中还会存在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总会采用内视观点过于放大自己的本领,而忽视外在的现实,即缺少用外视观点去发现同一件事的基本比率,比如你想自己开饭店,用内视观点:自己擅长鲁菜,菜馆位置人流量大,附近没有相似店面,有一定储备金...这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创业,而采用外视观点:这附近之前从有相关店面,平均存活期仅半年。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去无视别人的能力,而去一味的认为自己比较特殊,比较有能力,这只会让我们陷入自证的陷阱。所以我们在做决定是需要将内视观点与外视观点相结合。

缩小与放大,我把它们类比为看地图,如果你想找到一个地方,必然先缩小地图,确定他的大体位置。然后放大,找到他的具体位置。同样这里的缩小就是用宏观视角先来定位问题,然后放大,进行特写,把它具体化。比如一项手术的成功概率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采用缩小的方式来认识它的成功概率,另一方面采用放大的视角来特写那些成功案例的规律,这样我们可以更充分的来认识问题。

尝试

尝试是指做小实验以测试相关假设

尝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探索现实,而非预测现实的方法。

有时候我们需要投入小范围的尝试来帮助我们更好的修正假设,那如何尝试呢?

比如在招聘时,面试的有效性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入职员工一段时间的尝试期,以确定他们是否能胜任相关岗位。或者我们在选择专业与职业时,不能简单的凭借以往经验就来预测可能性,而是去尽可能的接触这一专业或职业领域,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在新的领悟进行尝试,并且控制尝试的后果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通过反馈来不断进行调整,最终获得最优方案。

最后总结一下避免自证倾向的方式是:把假设放在现实中去检验,具体的方法有考虑相反情况、缩小与放大、尝试。

自证倾向是人类的通病,它不是简单的几语就可以避免的,但只要我们去有意识的觉察,就可以更好的来认识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

相关文章

  • 如何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3)

    我要讲的可不是方法论问题,而是希思兄弟的《决断力》,若你已经看过之前分享的两篇文章,那你会很容易理解生活中处处是十...

  • 心理阅读观点

    1.10 19.世界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 好吧,让我们承认,我们人类所能认识的世界只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那么...

  •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禅宗故事︱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仰山禅师有一天请示洪恩禅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的本来 面目? ...

  • 《精力管理》第六章读书笔记

    六、思想能量 现实主义乐观精神:指的是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但是总是朝着期望的结果或解决方案而努力。 为最优的...

  • 世界本来的面目

    记住:“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 曾经有人对我说,某人如何不好。但我眼中却没看到...

  • 骗局

    你是否有想过,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如何的?它也许不甚美好却是真实。 你是否有看过,世界男女的本来爱情是怎样的?它或...

  • 【世界本如是】放下認知世界的方式,世界便恢復本然的樣子。

    ✿世界本如是✿ 如何正确的认识世界 去掉如何即是正确的认识 以我看世界 世界就变成我认为的样子 以真假看世界 世界...

  • 世界的本来面目

    好吧,让我们承认,我们人类所能认识的世界只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那么,在这个或者这许多个现象世界背后,究竟有没有一...

  • 2020 机器是如何认识世界的(3)

    今天我们介绍另一种可视化技术帮助你理解卷积神经网是如何做到读取图片来进行图像识别分类。准备用一张热力图将机器通过对...

  • 活出全新的自己

    问:我们要怎么样认识自己呢?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pfj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