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汉代的解经大家们,认定把这首诗放在第一篇是有特别用意的。他们从儒家伦理出发,认为婚姻是人类家庭、社会存在的前提,所以《关雎》才被放到第一位。
司马迁的《史记》,提到了《诗经》的编纂者是孔子。然而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其实并不高。因为诸子百家当中,很难说哪些文章就一定是作者亲自写的。就连《论语》中的许多言论,恐怕都不一定是孔子的原话。但毫无疑问的是,孔子曾经传授给弟子们不少《诗经》的内容(具体可见《论语》中的引用)。因此,解经大家们,也经常拉孔子出来,为自己的言论增加说服力。
汉代的大儒,以郑玄为代表,把《诗经》的解释,强行拉升到国家政治理念、社会伦理秩序的层面,也因此做出了不少错误的注释。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怎么你说错了,就错了?郑玄不对,难道你就一定对么?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现存的 《诗经》是编纂后的结果。秦汉之际才定本下来几个版本之一。这几个版本当中,留存并流行至今的版本,则是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一起辑注的古文《诗》,于西汉时期定版。
未编纂之前的《诗经》,出自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列国,由王室派下来了解风土民情、民间疾苦的采诗官搜集而来。直到今天,作家去上山下乡了解民情,为写作搜罗素材,也还说"采风"。"风",指的就是《诗经》里列国的"风"。
民国时期,中国的文盲率是百分之九十几。要是回到西周,那文盲率估计要达到99%以上。大多数老百姓(当时应该还叫奴隶)既然不识字,那唱的也就是很原生态的民歌。采诗官是有文化的,遇到粗俗不堪的,肯定也会先改一改,不然怎么拿回去唱给王室们听。
所以,《诗经》是民歌的再创造。少儿不宜的内容,基本上已经被砍掉了。这就跟东北二人转的改造是一样一样的。荤段子肯定是不行的,要歌唱,只能歌唱淳朴的爱情。
郑玄用政治哲学和儒家伦理去强行解释《诗经》,不出问题才怪呢。
现在回归正题,说《关雎》这首诗。这首诗讲的其实就是单相思,而且还是单相思到极致的那一种。
第一节说,从两只幸福的雎鸠鸟说起,说自己也想要有一个佳偶作伴; 第二节,看到了心爱的姑娘,在河中采荇菜,只是因为多看了一眼,坏事儿啦,睡觉的时候老是想起她; 第三节,想得太多,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第四、五节,画风突变,想见而不得见的那个女子,突然跟自己琴瑟和鸣、钟鼓相乐了。
这不对啊。事情发生得太快了。这不科学。怎么前面日思夜想见不到,后面突然就变成了这么欢乐幸福的场景了。
答案只有一个: 男主角他在做白日梦。
把五节内容连起来,当做电影的画面来看一下。一系列的蒙太奇镜头在你的眼前掠过。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位男主角真的是入戏太深。他的单相思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那女主角为什么这么难见到呢?前面说了,女主角出来是采荇菜。荇菜那个时候是祭祀常用的一种水草。长这样:
荇菜而且能派出来采荇菜的,都是有身份的宗室女子。因为祭祀的时候,她们还要充当门面。颜值和身材上,也都是遵循“高标准、严要求”。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也明白了,为什么男主角只是多看了她一眼,就如此魂不守舍、度日如年,甚至还思念成疾,做起了白日梦。
只能说,梦是好的。醒了,估计男主角还是会很痛苦的。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有任何的行动表示。或许是家庭条件不好,或许是他木讷腼腆,或许是……然而,不管怎么样,这样想下去,恐怕还是没有用啊。
《诗经》专题第1篇,总第001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