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友发文称:“成都杜甫草堂遍地竹林,这有违历史原貌。一千多年前,杜甫就写下了‘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名句。在草堂时,杜甫亲手栽植小松,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不知今天的杜甫草堂,为何要种植大量的竹子?”
你对上述材料怎么看?班级计划围绕这则材料举行“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讨论会。请结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下水作文】
用心尊重历史,创新传承文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我们去拜谒成都杜甫草堂,是为了学习诗圣“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扶善疾恶的情感,是为了感受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胸怀,而不是为了享受优美静谧的自然环境。当“松”不在,“竹”成林,当人文景区失去了人文,历史遗迹忘却了历史,我们的文化还能留下什么呢?
只有用心尊重历史,才能真正创新地传承文化。
或许,有人会说,“松”与“竹”只是一诗句而已,我们不必拘泥于外在形式。众所周知,杜甫寓居草堂时,曾亲手栽四棵小松,并为之赋诗一首。其后,还写了很多赞美松树的诗句。在某种意义上,松树的内涵,与草堂,与杜甫的情怀,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彰显和传承一代诗圣的伟大情怀。
但是,景区设计者并没有深谙这一精神内涵,只是简单复制了其他公园里司空见惯的竹子,抛弃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让人不胜唏嘘!
不仅杜甫草堂如是,其他一些本应特色鲜明的景区和古迹,不也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了吗?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商业化味道越来越浓,以至只剩下了吃喝玩乐了。
有人戏称,每座热门旅游城市都有一条类似的小吃街。在北京叫王府井,在南京叫夫子庙,在武汉叫户部巷,在西安叫回民街......这样的小吃街上,肯定有一家臭豆腐摊、炸鱿鱼摊;还有一些卖伴手礼的店,品类相似,样式相同。于是,大家的旅游也变成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啥也都不知道”。
长此以往,这些景区也慢慢褪去了历史,民众也慢慢失去了兴趣,一时名利的喧嚣换来的是长久精神的浮躁,实在是得不偿失。
其实,传承和创新并不矛盾。只有用心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扬。
故宫博物院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多渠道文化传播,让观众领悟工匠精神与传统文化,到不断开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故宫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年轻化、生活化,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杜甫草堂,“松”“竹”看似事小,实则意义深远。它启示我们:在面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上,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新和传承,让我们这棵五千年的文明之树葱茏蓊郁,枝繁叶茂!
谢谢大家!
吴越
(事非经过不知难啊!白天,边批阅六模作文,边想:这么简单的作文,学生怎么写得一点不出彩呢!等我改完卷子后,给他们亲自操刀示范一篇。等到自己真的开始写,才越来越觉得自己才力平庸,本想中途放弃,但想着之前已经中途放弃了好几篇下水作文了,这次说啥也不放弃了,于是,硬着头皮写将下去,遂成此篇!虽然不满意,但总算完成任务了。 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