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ope里,有一个叫做super tomorrow的地方,你可以将它直译为“超级明天”,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能让你的明天变得更好的地方。
在hope首页的左下角,你就能找到super tomorrow的功能入口。
今天为什么要来说这个呢?
有个典故——
东汉时候的乐羊子,娶了一位聪明而贤慧的妻子。乐羊子年青时,家里很穷。一次他外出拜师求学。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他妻子惊奇地问道:“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学到了真本事吗?”乐羊子说:“学业还没有完成,只是离家久了,很惦念你,回来看看。”他妻子笑了笑,随手拿起一把剪刀,指着织布机上的绸子说:“人就像这织好的绸子,是用蚕茧抽成丝,又由丝纺成线,再由线一根根地织成布匹,日积月累,不知费了多少功夫,可我一剪子下去,便前功尽弃了。你在外求学和我织绸是一个道理。如果学了一半就回家,这和剪断织机上的丝线一样,前面的功夫都同样白费了!”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立即动身离家求学去了,一去七年,直到学成而归。
这便是“半途而废”的故事。历史上,那些有过远大志向的人,一定有很多人因为没“坚持做下去”而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坚持”这个词,写出来很容易,真正能从一而终的做到,却真不容易。
因为,会孤独。
就像一句网络流传语说的那样——
人生就像喝水,“孤(咕)独(嘟)~孤(咕)独(嘟)~”一杯(辈)子就没了。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黑色幽默”,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在成长的追逐梦想的路上,难免孤独。就像上面典故中的乐羊子,我想,他也是因为孤独,所以才会学业未成而返的吧。
要想让自己能“坚持”做到一件事,又能对抗孤独,有什么办法呢?
找个人陪你加油吧!
就像乐羊子的妻子,她的丈夫离家求学,她自己在家日积月累的织绸,两人其实都在坚持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冥冥之中,各自的坚持变成了相互的鼓励。
在super tomorrow里面,找个人陪你加油,其实是需要点运气和缘分的。你需要先完善个人介绍,立下一年之约,这样才可能吸引某位与你志趣相投的“伙伴”。
当然,如果你觉得“我不需要别人陪我加油,我自己也可以”的话,单人版的super tomorrow也是可以的(给你竖大拇指)。
接下里,才是(见证奇迹)让自己的tomorrow可以super的核心——在一天将要结束的时候,总结今天过得怎么样,记下明天的计划。然后在明天将要结束的时候,把这件事再做一遍。如此往复,每日坚持,坚持21天。
虽然,每天“总结+计划”是件小事,因为它的“小”,它常常被我们忽视。只有那些真正有决心、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才会接受这件小事——每天“总结+计划”,重复21天,形成习惯。
形成习惯后,就不觉得那么难了。就好像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是睁开眼一样——你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回顾当天的得失,思索明天的计划。
super tomorrow就像是“效率笔记”,每天帮你记录和督促自己,持续向前。
二十一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也能让你在对方也愿意的前提下,找到那个陪你一起加油的人——完善自我介绍,设定一年之约,寻找志趣相近的人,结成一队——一起用21天完成一个小目标或者大梦想。
世事纷繁,网络之大,大得可以让人迷失方向,大得可以让人们被一个个不断出现的新话题吸引而忘了自己究竟该干嘛!“我该怎么找到目标?”,“我该怎么坚持实现目标?”,“我该怎么克服孤独感和焦虑?”,“我该怎么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很多问题,从一开始成为问题起,似乎就陷入了永远也不愿去解开的谜团。
不愿意去解,多可怕啊!明明知道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去想一个个解开,而是想一个个后续的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问题的死循环啊!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是很多人迷茫的原因。super tomorrow侧重关注每天的小目标,融入《super better》理论的反馈机制,能提高幸福感和成就感。而通过其他人的陪伴,有利于建立观察者视角,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那么今天呢?是否我们应该清楚——今天的事儿都干漂亮了吗?明天我们该干什么?
从今天起,总结和计划。
这是hope给无数正在奋斗路上、徘徊求索之人的致胜锦囊,也是super tomorrow的行动方案。
----------------------
用hope,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儿,我们希望你彻底摆脱孤独和迷茫,每天都有希望和惊喜。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