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年轮故事征文大赛
观澜古镇来过了许多回
还是摸不清方向
四通八达的胡同
仿佛迷宫一样
你藏在繁华背后
远离世人目光
如着旗袍的姑娘
躲进江南雨巷
高大的碉楼
映照历史的时光
斑驳的石墙
写满岁月的沧桑
关于你的故事
在旧纸堆里泛黄
也曾经灯红酒绿
也曾经风云激荡
哪个地方没有兵荒马乱
哪个年代没有儿女情长
有多少废墟推倒重来
有多少角色粉墨登场
只有观澜的河
依然静静流淌
像是悄悄对世人
诉说那一段过往
观澜河背景介绍:
观澜位于深圳北部,与东莞接壤,行政名称之前为镇,现为街道,蜿蜒而流的观澜河贯穿其中。
有水的地方往往就有村庄,观澜河也不例外。河流两岸散落了许多民居,沿河北行,一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依河展开,这里便是观澜古镇的老街。
观澜古墟行走于小巷,跫音敲响在老街的石板上,思想溯游在时光的长河中。
观澜老街原称观澜古墟,起源于清朝中期,兴盛于民国初年,是旧时深圳四大古墟之一,曾经有“小香港”的美誉,后来逐渐衰落,其功能与作用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经文物考证,观澜老街是深圳地区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代墟市,它浓缩了深圳商贸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观澜古寺当年农历每月逢一、四、七,街区开市,从早到晚,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一度成为宝安(今深圳)、东莞、惠州及东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
在鼎盛时期,观澜古墟店铺林立、车水马龙,流动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摩肩接踵,构成了一幅岭南《清明上河图》。
老街小巷高大坚固的碉楼也是观澜老街一大特色,为旧时代有钱人修筑的防御性工程,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堡。位于观澜古墟东门街口,有一座8层的方形炮楼成昌楼,高达30多米,是观澜最高的炮楼,同时也是最具有故事的一座炮楼,直到今日,炮楼上布满墙体的弹痕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向世人诉说那一段过往。
成昌楼观澜古墟中的“公益酒家”,建于民国初年,是那时远近闻名、朝歌夜宴的豪华会所,相当于民国版的“天上人间”。
这是一座巴洛克式四层西洋建筑,位于成昌楼旁边,因建筑外观为红色,当地人又称之为“红楼”。为了真正体现西洋的建筑风格,当时建造这栋红楼所用的图纸、建材等全部都是富商华侨从国外订购而来,耗资高达2万两白银。
公益酒家(红楼)“红楼”是当年本地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场所,白天香车宝马,晚上灯红酒绿,名商巨贾、达官显贵均以到“红楼”消费为荣。
至此观澜古墟迎来了最为繁盛奢靡的时刻,钱庄、当铺、茶楼、妓院、旅馆、赌场日夜不休,接待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客人。
乱世佳人许多客人更是冲着“红楼”漂亮的女招待而来。这些女招待早先从事端茶、送水、上菜等工作,后来发展到为客人提供其它特殊服务。在当时保守、封闭的社会背景下,如此新颖的经营理念引起的震撼和冲击可想而知。
历经百年风雨,往事宛如烟云。“红楼”内至今仍然摆放着一台老式唱片机,屏风上的玻璃依旧色彩斑斓,让人不禁产生一种时空交错之感。
红楼内景遥想当年,国民党军官们赌博赢了钱,在这座拥有罗马立柱与巴洛克式风格的西洋建筑里醉生梦死,雅间里又多了几个新来的女招待,清脆的欢笑声穿过夜幕下的观澜河,几里之外都能听到。唱片机中周璇的歌曲响起,美丽的女招待与客人们翩翩起舞,不知今夕何夕。
夜色中的红楼而现在人去楼空,那些万紫千红,隐藏在斑驳的记忆里,恍然如梦。
离老街不远的地方,新时代的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车如流水马如龙,人们行色匆匆,又在演绎另外的一段故事。
作者摄影于深圳观澜河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