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自远而近的光束像一把利剑刺破寂静黑静的夜色。
紧接着,无数辆车接踵而来,结束了小镇安静的夜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从无数的方向走了过来,欢欢笑笑,或高或低的声音,掩不住他们脸上微微的醉意,倦意,他们像一簇簇黄昏的云烟,裹挟着这街灯昏黄的小巷,一起走向夜色深处。
黄金周近末,出行的人们,想看美景的人们,回家买醉的人们,都开始收起所有放肆的心情,收拾行李,准备着重回单调轨迹。而放肆了很久的学生们,则开始各种打电话,各种筹集各科作业的答案,各种狂补作业,各种准备忘掉自己野狼一样的原型,各种重造自己的学生形象。
这个黄金周,我哪也没去,某件未完成的事情就像一件黏在我身上的狗皮膏药,即使我最好的借口,也是我暂时摆脱不了的噩梦。这段独自为营的生活,我常会想起六月初那场为期半个月的出行。
5月30号开始出发,初夏的雨水沾粘的像白色的蜂蜜,滴湿了栀子花白色的花瓣,淋湿了无数人的心。作为无数庸俗的国人之一,我的第一站,放在了北京。
出行的第一晚,睡的是卧铺。
一个人,背着包,呆在人潮涌动的候车室,大厅外的雨声作响。那个时候们似乎忽然懂了什么叫做孤独。孤独就是手机里满是可以联系的人,身旁满是能够说话的人,而你却连一点拨手机的欲望都没有,却连一句能够搭讪的话都想不出来。
夜里,躺在冰冷的被窝里,隔壁床陌生人的鼾声顺着床板传递了过来,雨的冷意顺着火车哼哧的声响爬进温暖的耳道。说不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不知道是期待还是隐隐有种害怕。
说到,天都北京。其实我也只是走马观花的呆了三天,看了几眼。
只能说,它和我脑海中的缩影不太一样。北京的关键词就那么几个,故宫,长城,鸟巢,地坛公园,颐和园,北大,清华。来了,之后,发现,他们真的只是关键词。只是这些关键词,活在别人的生活中,存在于别人的街道上,房前屋后,却字字铿锵于我们的生活之外。所以,即使,我曾在皇城脚下,拍过几张故宫照,和圆明园中几块破壁残垣合过影,但对于它,来说,我不过是和千千万万个从老城中走过的人一样,是一个过客。
或者,说,我连个过客都算不上。因为,我对它连丝毫的眷恋感都没有,我只是在它的屋檐下歇过脚,雨停了,自然会走。
在拥挤的地铁上,在繁华的街道上,也路过了无数人的爱情。
听过很多人的人生。
小A,为考上大学,在北京这个有点人脉的地方,念了个技校,毕业后,辗转了好几圈找了个工作,和男友算是幸福的过着小日子。其实,什么是幸福呢?只要凑合过,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没事有口酒喝,生病有人疼,这不就是幸福嘛。
小B,小A的舅妈,靠着卖服装赚的第一桶金,在北京城郊买了房,就这样落户北京。后来,成了家,开始安心地做着家庭主妇。
小C,小D,小E,初中未毕业,却再无念书的心意,靠着家人介绍,来北京打工。
小F,情路坎坷。却最终,有了好归宿。
六月初的时候,在我人生的路还不那么明晰的时候,我来到了皇城脚下。和专程来游乐的人,不一样,我带着些许的凝重和很多的无奈。和转成来务工的人,不一样,我从未想过和这个城市有一点过长的交集 。
我只是,曾在这皇城脚下,吹着浸满长安街夜灯的六月风,听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谨遵一个又一个教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