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出身书香门第,一生爱好读书,有些“痴”气,曾说:“我志气不大,只想做学问”,他的一生确实在做学问,无论处于什么复杂的环境。没有风流八卦,没有风起云涌般的政治偏向。如果不是写了围城,现在的我们压根不会认识他,毕竟他那些学术研究我们普通人都接触不到,也接收不到那种幽默感。幸而有围城,我们认识到风趣幽默的钱钟书。
即使没有读过围城的人都知道那句对人生及婚姻经典语录“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主人公方鸿渐的婚姻就处于这种两难的境地,人生的轨迹也如同一座围城。人或许都会读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个人要求与时代局限的冲突,无法突破围城的包围。
可是我每次读围城都觉得很多地方都很风趣,常使我哑然失笑,写的情趣横溢,诙谐有趣,可谓是妙语连珠。有人说他太毒舌,写的过于“刻薄”。我确觉得钱钟书有些不同寻常的幽默感啊,看到有趣的片段,我都能感受到他在写的时候肯定被自己逗得直乐的场景。
他笔下几乎没有尽善尽美的人物,大都自私自利,虚情假意,自命不凡。钱钟书有着良好的教养不忍心说些伤人恶俗的话,只有描写的极具讽刺,至少我看不出任何恶意,感觉无伤大雅,只不过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写得生动富有幽默感罢了。我摘录一些书中的文字,感受一下他文字带给我们的乐趣。
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或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女常有的神情。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有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他抗议无用苏小姐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
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意领情的;她每钉一个纽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添一份向她求婚的责任。
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同跟一个先生念书的叫“同门师兄弟”,同在一个学校的叫“同学”,同有一个情人的该叫“同情”。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亚当和夏娃为好奇心失去了天堂,顾尔谦也为好奇心失去了李梅亭安放他的天堂,恭维都挽回不来了。
现在许多号称哲学家的人,并非真研究哲学,只研究些哲学上的人物文献,严格讲起来,他们不该叫哲学家philosophers,该叫“哲学家学家”philophilosophers。
老实人吃的亏,骗子被揭破的耻辱,这两种相反的痛苦,自己一箭双雕地兼备了。
鸿渐研究出西洋人丑的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丑得像造物者偷工减料的结果,潦草塞责的丑;西洋人丑像造物者恶意的表现,存心跟脸上五官开玩笑,所以丑得有计划,有作用。
因为篇幅有限,不能摘录太多,我一直觉得有意思,钱钟书一生经历了中国近代最动荡的时期,抗日战争,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围城写成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可是我确没有感觉到很强的时代感,因为即便是现在,每个人看围城都会感同身受,很有代入感,自己的人生处境也一样有着数不清的困境。
难道是钱钟书超然物外,没有受到动荡不安的时局的影响,虽然围城也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可是并没有很多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痕迹和时代悲剧的宿命感。书里描写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内心感情和许多错综复杂的琐事而已,可能就是因为天天有战争,人们习以为常,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日子也要继续吧。
所以到现在,围城还是历久弥新,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我读围城,倒是对方鸿渐的人生轨迹,命运走向没有多少惆怅,总本书背景很压抑,到是书中一群留学生,学者,大学生教授的形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样,不是一群有着高尚情操,爱国情怀,舍弃小我,成就国家的大我形象。不过是一群自私自利,虚张声势的普通人而已。描写的生活并不是积极向上的生活,可是我们依旧不觉得厌烦,看到很多情节还会觉得兴味盎然。我一直很好奇的想,这是怎么做到的了,我重复看了好几遍,每次还是看得哑然失笑。我发现,虽然写的是一些琐细的事,可是他的描写都是新鲜的,有意思的,我们跟着也就了解更真实,立体的人物,好像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一样。
虽然围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是我看完一页总会情不自禁的看下一页,仍旧没有什么大事,方鸿渐依旧没有走出困境,甚至更差,但还是情不自禁。隔两年再看一遍还是和第一次看时一样兴味盎然。我们都是方鸿渐,又都不是方鸿渐,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比他好太多,即便深处人生的围城,还是有努力的方向。
《围城》不只有围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