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知道 DISC 已经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深入了解过,最近人到中年了嘛,也有中年危机,就想提升下自己,但你知道这个课程还是挺贵的,所以我肯定要找懂行的人打听一下,这个人必须是程序员,还得参加过这个课程,然后我就找到了,过气程序员,知名的知识 IP - 彭小六,六哥说这个课程挺好的,还给了我 F 码,然后我就来了,说真的,这次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我以为 DISC 是这个:
我以为的 DSIC
你知道,程序员要会修电脑的嘛,所以我才想去学习 DISC 啊。
结果... 哎~
不过也不算打水漂,收获还是挺大的
以上纯属虚构啊,其实是我原创的段子,如果你笑了,麻烦让我知道一下~
没笑也没关系的,当初我学写段子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说过,讲段子这条路是很艰辛的,你必须非常非常努力,才能找到那些笑点低的听众。
为什么我今天会分享这个主题呢,因为有位伟人曾经说过:
智商和情商决定物质水平的下限,人脉和人际敏感度决定影响力的上限。
我们现在说VUCA时代,
VUCA
在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时代,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人工智能解决了很多问题,海底捞的智能客服让客服下岗,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让司机下岗,科技在发展,留给我们人类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必须具备三种能力:学习,沟通,问题解决。
因为知识和经验过时越来越快,我们必须不停学习;
我们很难独自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沟通;
最后是解决问题本身的方法论,前段时间,麦肯锡找到我,我去做了个面试,HR 问我家在哪里,我说在成都,于是他让我回答成都有多少出租车司机,这可难死我了,我一年就出差两次,一次半年,我哪有时间去数成都有多少出租车司机啊。
当然,作为一名咨询师,需要结构化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提出一些合理的假设,结合常识和推理,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范围。
我说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你们来了成都不要找我请吃饭...
玩笑就开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沟通。
听一名码农讲沟通,好像本身就是一个玩笑哈。
其实我并不是什么沟通高手,口才不像汪涵,声音也不像汪涵,但是,我被汪涵壁咚过~
作为整天面对电脑的程序员,在与人沟通中吃过很多亏。
最近这三年,我从程序员转型成了培训师,咨询师,与人打交道的多了,经常出差到各个城市,老朋友新朋友都会约一约。
约与被约的多了,我就用工程师思维总结了一套沟通方法,而这套方法和 DISC 是非常契合的。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如何在约见中应用 DISC,成为别人喜欢的人,提升社交能力,告别无效的社交。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是 DISC:
DSIC哦不好意思,
真正的 DISC我将从约见的前中后来给大家分享。
约见前
约见前,我会思考这次见面要达成什么目标,我会从信息,情感,关系三方面去思考。
信息方面:
- 我想从对方那里获取哪些信息,观点和洞见?
- 我可以为对方提供哪些信息,观点和洞见?
情感方面:
这次会面,是要诉求或者满足对方哪些情感诉求?
包括:
- 被接纳
- 被感激
- 被赏识
- 被赞同
- 被认可
- ...
关系方面:
- 是想拉近还是疏远?
- 是想升级还是降级,还是保持?
如果想升级关系,地点可能会选择高档餐厅,或者自己家里。
大家可以猜猜,这时候是在发挥 DISC 的哪一个特质呢?
接下来呢,我会去收集信息,查看我们过去的聊天记录,回忆之前碰面的经历,看看对方的朋友圈,甚至看看对方所在的公司,行业的一些新闻。然后我会根据话题的方向找到一些「模型」,比如对方是一位培训师,我们就可能会聊到学习的三个基本要素:动机,内容和交互,课程开发的 6D 理论,7-2-1 学习模型等;如果对方是一名销售,我就会去了解下 4P,4C,4R 模型。
营销模型在我们软件开发这个行业,有一个术语叫DSL(Domain Specific Language),中文名是「领域特定语言」,我认为模型就是领域特定语言,它们是对一个领域的高度抽象,所谓沟通能力不好,有一个原因就是掌握的领域特定语言太少,这样能聊的话题就很有限。
在会见中的部分,我会分享具体如何应用模型,让谈话更高效,并且给对方留下你很厉害的印象。
我们再来猜猜,这时候发挥的又是哪一个特质呢?
接下来到了会面的日期了,我通常会在早上给对方发个消息:
早上好,非常期待晚上跟你见面,祝你今天工作愉快哦!
这样可以起到提醒对方的作用,也会让对方心情更美丽。
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早上出门莫名其妙被别人凶一下,然后一整天都不顺利?
所以让对方从美好的心情开始一天,可能会影响一整天的状态和心情,当然也会让会面更愉快。
如果是约吃饭的话,我还会询问对方:
- 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
- 有没有什么忌口?
- 喜欢什么口味?
当然,我们前面不是做了信息收集吗?
你通过朋友圈大致就能了解到这些信息了,然后直接提出建议:
「你们四川人爱吃辣,但我看你最近还有点感冒,你看是不是吃清淡一点?」
在原则上达成共识后,找几家有特色的餐厅,让对方做最后的决定,对方会更有一种「你懂我」的感觉。
接下来打电话预留座位,给对方发一个饭店的定位,提示对方天气,路况等信息。
这时,又是什么特质在起作用呢?
约见中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我们多半可以顺利的见到对方了。
接下来,见面中,我们又如何做呢?
首先,展现 I 特质,热情主动地招呼,握手,落座,主动抛出话题,这时候前面收集的信息又可以发挥作用了,绝对不会冷场。
破冰过后,就要发挥 D 特质,切入主题了,尤其是在交流的工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干扰,这是就需要我们始终能觉察到,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对方开心,那就不要太较真儿,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赢了逻辑,输了感情,这就得不偿失。
在这部分,应该是会面的主体部分,通常信息量会很大,这时我们前面提前学习的模型就派上用场了。
在倾听的时候,把对方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归到某一个维度下,这样就不会迷失在信息海洋里;
第二个方面,你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话题;比如,对方说了很多,你可以帮对方总结:
您刚才说的都是产品方面的,那你们的渠道准备得怎么样呢?
当话题是被你引导的,就更容易掌握整个谈话的脉络。
通常这时,宾客尽欢,信息,情感,关系方面的目的都达到了。
到了该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 I 特质,畅想下未来,让双方都带着美好的感觉和对下一次见面的期待结束这次会面。
一般人到这时呢就结束了,但要想出类拔萃,我们还有些可以做的事情。
约见后
分手后,马上给对方分享在聊天过程中提到的资料,比如我经常会推荐书给朋友,这时我就会发书的链接,帮对方节省回忆书名和搜索书的时间。所有对方回去需要关注,查找的资料都可以在这时给对方分享,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名片,公众号,电子书,网址,微信群,图片,文章,APP 等。这时对方在路上无聊的话还可以去查看这些资料。
估摸着对方快到了目的地的时候,发消息问对方是否安全达到,致谢对方,并表达对下一次会面的期待。
到这里,该结束了吧。
不!
你还可以做一件事,就是复盘。
可以参考这个模板:
- 这次会面的目标是什么?
- 预期的过程是怎样?
- 实际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 实际的过程是怎样?
- 哪些做得好的地方?
- 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
学完 DISC 的课程后,我觉得很受启发,接下来我会研究如何通过主动测试快速识别对方的 DISC 特质,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来与对方匹配。我相信,用好 DISC,真的可以极大提升人际敏感度,告别无效社交!
我的培训导师曾经说过,培训师是来帮助学员学习的,今天我分享了这些方法和技巧,大家听了可能觉得很兴奋。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多多实践,才能内化成自己的,在实践的路上,如果需要一个人陪伴,请打给我。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的小伙伴都能掌握这一套方法,用这套方法招待你,你是不是会更开心,是不是能让你们更有效的社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