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作者: 苏菲sofia1009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17:25 被阅读253次

    12年前,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为自己打造一份充满挑战和乐趣,也伴随挫折和未知,没有分文收入的事业:母亲

    一路磕磕绊绊,虽然屡战屡败,但凭着一颗似乎永不破碎、高反弹力的心,不断上演着绝地反击的戏码。一直以孩子的榜样自诩,一直觉得是我在教育他成长,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个午后,又是一场习以为常的争吵,意见不合、争执、说教、闭嘴、冷战......

    只是那一次,有些不同,我正准备出门,在重重的关上房门之前,回头看了他一眼,看着他倔强的脸,我忍不住转回身,蹲下去,搂住着他:妈妈刚才和你讲的,你听进去了吗?他没有说话,我想早点结束这种气氛,继续搂着他,半晌,他开口说了一个我从未听过的词:“关爱智障!”

    "你们大人总以为你们高高在上,就可以随意的批评打击我们,每次你们带着一副自以为是的表情,我都会在心里默念:关爱智障!这个方法很好用,只要我把眼前那些自以为是的教训我、骂我的人当成智障,闭上嘴,悄悄的关爱他们,批评也就没那么难受,而且还挺好玩的!这个办法我们班好多人都用!"

    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我被击败了!我们总以为,我们比孩子懂得多,我们可以随意的评价、教育甚至贬低他们,其实那一刻,孩子们早就用他们的"智慧",迂回曲折的击退了我们。

    我的课堂上有一个很特别的学生,每次上课思维都非常活跃,想象力天马行空、与众不同,我很是喜爱。只是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喜欢嘲笑他,捉弄他。

    有一次和他妈妈沟通,才知道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是老师和同学眼里公认的“问题孩子”,总是被惩罚和嘲弄。大家越嘲笑他,他就越表现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后来,终于有一天他向妈妈坦白,自己在学校里是故意装傻的,故意把事情做得一团糟的,既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嘲笑我,说我傻,那我就傻给你们看!


    曾经以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引导、修正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成为我们认可的、社会认同的好孩子。

    我们把孩子们当成一个空的玻璃杯,想去塑造、填塞,殊不知,孩子早已悄悄的给杯子加上了一个玻璃盖,看不见,却关上了。而所有的,我们准备的各种美好和愿望,都被拒之门外。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脑海里就会冒出两个字: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知书达理、令行禁止、敏而好学。而当我们把孩子当成一个需要被填满,被塑造的空杯,我们就已经失去了一颗平等心、敬畏心。当我们又开始自以为是的对孩子展开“批评、教育、挽救”时,孩子们也正在对我们进行“关爱智障”。

    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而"教育"的前提是我比你强。同时也有很强大的史命感和压迫感。

    之前参加了两天的家庭教育专业课培训,其中有一个环节,让我特别有感触。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当我扮演一个被母亲教育批评的孩子,无助的蹲在地上,承受母亲语言的暴力相加,那一刻,我才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曾经对孩子们有过多深的伤害!

    家庭的关系,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与孩子应该是先有关系,后有教育。

    而更多的时候不一定是我们帮助孩子,有时候会是孩子帮助我们。

    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透过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

    当亲密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引导、教育、帮助才会水到渠成的发生。


    而良性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

    尊重、信任、规则、爱

    简单的四个词,是我们和孩子之间良性关系最美好的体现。

    在我看来,这四个词,可以衍化拓展成为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的大部分事情的基准,以此来判断这份关系是否是良性。

    尊重:事情发生了,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守住应有的界限,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并放手让他去承担后果?
    信任:是否真正的信任孩子内心都有一颗向上生长的种子,具备与年龄匹配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则:是否愿意选择用规则来减少矛盾和摩擦?
    :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是让孩子知道,无论什么时候,身后总有一份无条件的爱,在支持陪伴着他。

    当我们和孩子之间能够建立彼此尊重、信任、爱的关系,我们的规则、帮助、教育才能真正被孩子接受。

    不要抱怨孩子叛逆,不听话,是我们一直没有好好思考和经营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qxc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