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秘真的是很烦!孩子会烦躁,莫名其妙的哭闹不止、腹痛、腹胀,出现便秘情况不重视起来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怎样就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试试小儿推拿吧!
1.揉天枢
位置:天枢穴,即与肚脐平行,往外2寸的两个点。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枢穴,1秒揉1-2次,共揉3分钟,约100-150次。
作用:天枢穴是腹部的要穴,主要用于疏调大肠,理气行滞、消食等,可以治疗宝宝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2.揉鱼尾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揉1秒,共揉2分钟,100-300次。
作用: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3.下推七节骨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由腰部的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脊骨,约一秒钟推一下,共推2分钟,100-300次。
作用:下推七节骨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下推”。
4.大肠俞
位置: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手法:可以将手指的指腹位置按摩,也可以通过转圈的方式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治疗身体便秘的情况。
作用: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
5.敲带脉
位置:位于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手法: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

6.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手法: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三阴交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三阴交穴是滋阴润燥的要穴。
作用: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效。

7、支沟
位置: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
手法:按摩的方法就是用手指轻轻的往下按摩这个穴位,也可以通过转圈的方式进行按摩。
作用: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