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在乡下呆得久了,每次进到城里总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黄石是离我最近的城市,只是我去的次数并不算太多。黄石城市的面积并不算太大,我的记性不太好,方向感很差,置身城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分不清东西南北。
今天是个阴雨天,一大早我赶到县城的高铁站,掏出手机在网上一查,半个小时以后将有一辆开往黄石北站的高铁。为了赶时间,赶紧买票呗!平时与儿子一起出门,买票都是他帮忙在手机上捯饬的,看来这一次得靠自己了。我先在微信上操作了一番,结果发现还要注册,实在太麻烦,关键是时间也不允许呀!
我向一位老乡打听如何在网上买票,他告诉我说支付宝上可以弄,实在不行去站里的售票窗口买票也行的。我记得先前自己曾在网上买过票,可是久不操作,竟然有些生疏了,经老乡提醒,我又一下如醍醐灌顶了。一番紧张的操作之后,我如愿购票成功,看看售票口处排起了长龙,我不觉暗暗庆幸,又为自己的“小聪明”而嘚瑟起来。
到底是时代发展了呀,现在的网购竟然这么便捷,遥想当年乘坐绿皮火车的时代,那种一票难求的情景令人绝望。在春运紧张的日子里,有时排一天队,也未必能如愿买到票。为了回家与亲人团聚,只得从黄牛党手中买高价票,哪像现在网上实名制购票,根本就没有票贩子什么事了!
上了高铁,二十几分钟后,我便来到了黄石北站。在同等级的城市里,这座车站算不上是最大的,但也还算巍峨壮观,据说下一步这儿还要进行升级改造,并改名为黄石站。出了高铁站,来到公路边,我打了一辆的,红色的小轿车便载着我一路前行。司机是位女师傅,一口麻溜的本地话,给人一种“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感觉。
下了的士,我又乘坐了一辆公交,公汽一路迤逦行驶在杭州东路。先前为了寻公汽站,我走了几百米远,感觉这儿的马路比较宽敞,不像县城的道路那么局促。两处公汽站点离得有些远了,路面上的行人也不算太多,不过公交车都是爆满的。疫情刚刚过去不久,车上的乘客全都戴着口罩,尽管司机没有硬性规定乘客必须戴口罩,但人们还是自觉地搞好个人防护措施。
公汽一路行驶,经过了风景旖旎的磁湖,经过了山势崔嵬的团城山。城市中有水,就有了灵气,如同人有了眼睛。湖光山色相互掩映,在初春料峭的春寒中,别有一番风姿。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忽然有这样一口大湖,这莫不是上天对于黄石人的恩赐吧!
我乘车去中心医院,在一处公交站却没见到站牌,这时一辆12路公汽刚好开过来,我忙问身旁一位女士这趟车是否到中心医院。中年女人在我前面上了车并肯定地答复了我。当我手机打开高德地图按图索骥随着公交车到达中心医院附近时,公交车靠站停车,车喇叭里报的站名却不是中心医院。我正惶惑犹豫的当儿,先前那名女士下了车并提醒我说,医院到了,你还不下车?我说声谢谢,忙不迭地下了车,对那个匆匆远去的身影投去感激的一瞥。
在这一天里,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也见到了一些在小城里没有的东西。这儿网约车很方便,在公交站等车手机上能准确定位到公交车离站的距离信息。在医院挂专家门诊,挂号单上排在自己前面有多少名患者,以及大约需要等待的时间,这些都一目了然。供患者休息的房间设计也极具人性化……
我办完事儿返程的时候已是傍晚七点多钟,这时候买高铁票依然方便,要在以前只能在市内下旅馆了。想到这些点点滴滴,我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代的进步真大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