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里的处世智慧

作者: 嘉节号长春 | 来源:发表于2024-04-05 00:00 被阅读0次

那些流行于乡间,传播于庄稼汉子和炕头婆姨口头的俗话和口头语,乍听之下,似乎土得掉渣;而实际它们分明是经过了一辈又一辈人实践检验之后的处世箴言,是心灵深处真善美的凝集,是智慧的结晶,最灵验的生活精华所在。细细品味,别有幽趣。

以下就随手拈来数则,共同欣赏之。

兔儿不吃窝边草。

掩饰自己尽量不使暴露,保护自家利益不受损害,继而保有一席生存之地,这几乎是天底下所有弱者的处世本能。兔子便是个最好的例子,在强者为王的自然界里,兔子既无利齿,也无利爪,唯一胜过对手的就是溃逃时的速度。所以,尽管筑窝时其位置已经够隐蔽,但仍旧对窝边的新鲜绿草不能随意啃食,再美味也不行,因为它们自家窝的最后一道屏障哪。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世上许多事儿,一旦遇到,须舍身豁得出去方可破局。往往是顾虑越多,沉陷越深;越是怕这怕那,则越是被动和束手无策。而无所顾忌呢,看似鲁莽,反倒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马后炮,晚喽。

在口语里经常原来比喻事情不等人,已经于事无补。尽管在真正的象棋游戏里,“马后炮”系致胜于对手的妙着,但毕竟下棋是下棋,生活是生活,赶早不赶晚,俗语在此只着眼于一个“后”字,即迟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门前冷落爹妈愁。

眼下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剩女”只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出现。在农村呢,依然如故,如千百年以来的老习俗,只有光棍汉成堆而无嫁不出去的女儿。不过,尽管都是嫁人,但嫁与嫁显然大不一样。人家的闺女,一闪过年儿(到年龄)招来了媒人三天两头来登门;而贵府呢,尽管有仨闺女都到了待嫁的芳龄,而媒婆似乎视而不见,你说当爹当妈的能不着急?面子没处搁哪。

丑话说在前头。

意思很明了:好听的话儿啥时说都不晚。可你我面临的这场合作,这场交易,明显存在着失败的可能,届时清算的话,那几乎所有的话都刺耳甚至如利剑穿心。所以,先小人后君子,现在把那些不中听的话,提前说出来,免得以后因此发生矛盾冲突,责任不清,免得伤和气。

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该谚语多用来鼓励性格软弱的人要有同恶势力斗争的勇气,人活着不宜太老实,倘然让人欺侮,久而久之成为习惯那就悲剧喽。

早些年前的农村生产队饲养场,“马善被人骑”之现象很是司空见惯,有的马儿爱踢人,有的呢则很听话。到头来,几乎所有的农活儿都是后者干,拉,拖,拽,驮,无所不能,来个大姑娘都敢使唤。而前者呢,闲卧槽头打响鼻,惬意哪。

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个冤家多一堵墙。

生活里,能不翻脸则不翻脸,呢能平和解决的事儿则尽力平和解决。多结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冤家,就多一道阻碍的墙。一个人如此,一个家庭也如此;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处于世界,也无不如此。

相关文章

  • 处世的智慧

    发乎情,止乎礼是男女之间感性和理性的博弈,最终理性战胜冲动和感性,对得起自己心爱的人,也是是人际交往尺度把握的恰到...

  • 处世的智慧

    整理以前的习作,几年前的一篇随想,放上来以作留念。 —————————————————————————— 处世的智...

  • 处世智慧

    自私的王后 作者:执笔言情 古时候有一个园丁,他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里什么花草都有,但是只差一种没有,那就是——...

  • 处世智慧

    桌腿旁的一百元 作者:执笔言情 一家酒店刚刚开业,据说老板用人十分苛刻,招来的好几个服务员都工作不到一个月,便被炒...

  • 处世智慧

    自伞自度 作者:执笔言情 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慈眉善目的禅师正撑伞走过,就大声喊道:“禅师!禅师!佛法不...

  • 处世智慧

    处乱不惊得脱身 作者:执笔言情 汉代将军李广与百余名骑兵出行时,远远望见前方有数千名匈奴骑兵。匈奴骑兵认为他们是在...

  • 处世智慧

    实话先生与谎话先生 作者:执笔言情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实话先生见到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女人,主动走过去向她行礼,然后...

  • 处世智慧

    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明晰事理,慈悲为怀 品行端正,积极乐观 懂得进退,明知取舍

  • 太爷的处世智慧

    太爷与中华民国同龄,活了九十多岁,教书育人六十年,旧社会加入过地方武装保安团,实为地下共产党,直到离休后安享晚年。...

  • 曾国藩的处世智慧

    今天听了曾国藩的处世智慧,颇有感悟。 01爷爷曾玉屏 他的爷爷曾玉屏,早年是一个农民,整天游手好闲,到中年开悟,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谚语里的处世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ig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