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当婚姻已经破裂
婚姻问题造成对孩子的创伤
夫妻之间的争吵
孩子往往比成人敏感得多。夫妻之间争吵或斗气时说的一句有刺的话,往往对方未曾听得明白,孩子便已经完全收到。孩子碰上这些事是完全不知该怎样做的,他们只好装作没事,其实内心很是惶恐。父母不愿讨论这个问题,孩子绝不敢提出或者询问,只会暗藏在心里。这样的孩子会在睡眠中咬牙、做噩梦、在自己的房间里偷偷地哭、经常生病、不能集中注意力、胆小、无力感重、易发脾气、不听教导、学习散漫。
任何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在孩子内心里,都是一份无可代替、不能动摇的“铁三角”关系。在孩子极深层的潜意识里,这份关系是极为珍贵、不容挑战的。无论什么事,孩子都不允许这份关系受到伤害,同时孩子会愿意做任何事、做出任何牺牲去保持这份关系。所以,当孩子看到父母之间出现问题,他们的内心既着急又无法理解,更不知道该怎么做,便只得以牺牲自己去换取父母的和谐了。孩子的潜意识会推动他制造一些自己的问题出来,以为这样做能使父母停止争吵:因为要解决孩子的问题无暇争吵。这便是孩子多病、学业成绩骤降、出现不当行为的原因。
孩子内心深层的信念是:父母都是完美的、绝对不会错的,并且都是要完全支持的。所以当父母争吵或分手时,孩子无法理解,不知如何是好。这样引起的信念,会使孩子对这个世界、对人生最基本的认识基础产生动摇,因而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和处理自己人生中的各种事情。所以,夫妻关系的破裂,一定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且无法避免,也许一些技巧可以减少这份伤害,在这部分我便介绍这些技巧。
夫妻间冲突与暴力
有些夫妻约好在孩子面前不要争吵,因为这会给孩子一个坏榜样。孩子总是向父母学习,所以,孩子这样便学到每当有问题或困扰时不应在人前说出,而是要暗自隐忍、吞下委屈,或者对别人诉说,总之不会向当事人直接提出讨论。这样,孩子学不到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
如果夫妻有争执时在孩子面前讨论,孩子看到父母能够平静地处理冲突、诉说自己的看法,同时聆听对方的看法、肯定对方看法中自己认同的部分、愿意共同谋取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和平地解决冲突,孩子便不会因为父母之间有冲突而惧怕惶恐了,会从中明白冲突是可以解决的,当冲突出现时,他便知道可以怎样做了。
如果争执变得激烈,但两人仍然能够坚持上述的态度,并且事后为自己的情绪而向对方道歉,孩子便能明白:(1)激烈情绪是不对的,并且是需要道歉的;(2)激烈的冲突是可以处理的,无须惧怕。这样,孩子便获得了更宝贵的学习经验。
无论什么原因,使用暴力是不对的,因为暴力是错误和无效的行为。暴力的方向是伤害和排斥,而感情关系的起源和凝聚力是爱,两者是反方向的。所以,每当有暴力在感情关系中出现,使用暴力的人是在发出一个信息:我不单已经不再爱对方,而且准备摧毁这份关系、伤害对方。对方因此再没有维持这份关系的责任、需要或可能性。
父母分居
对孩子来说,父母分居表示他与父母组成的“铁三角”关系破裂了。对孩子的深层潜意识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不能接受的情况。孩子会想做些事情企图把父母重新连接起来,首先他会制造自己的问题,例如态度逆反、情绪不稳定、无心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企图借此使父母把注意力从两人之间的冲突转到自己的问题上。
一般这没有多大效果,孩子对父母分居反应的第二个阶段是怪责自己,把父母之间的问题揽到身上,看作因为自己不够好使得父母分开。这份自责会导致孩子忧郁、难过不安、惭愧内疚、否定自己、缺乏自信、不愿做事。再进一步,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护,因而没有资格活得开心和成功。
>> 孩子反应的第三阶段是麻木和自暴自弃,没有自我价值,不会爱护和尊重自己,因而对别人也无法爱护和尊重,因为他认为父母已经放弃了他。这样的孩子在学业上及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时很难自动地做出改善和提升工作。他会重复给自己制造失败和不如意的经验,去证明自己是不值得被父母爱的,父母放弃自己是对的。他的感情关系也不会发展得很好,因为他不允许自己有比父母成功的婚恋。
父母离婚
如果父母分手时是痛苦和充满仇恨的,孩子的伤痛和伤害将是最大、最深的。每当父母的一方向孩子指责另一方的不是,孩子听到心中一个绝对完美和正确的人被否定,而做出否定的又是孩子心中另一个绝对完美和正确的人,他无法于内心深处在接受的同时又拒绝,所以会极其痛苦。
>> 若孩子与分手的父母一方同住,但被禁止见到或接触另一方,无论怎样做,他都会有两份的内心负担:一份遗憾和犯罪感(对见不到的一方)和一份愤怒(对不让他见到另一方的人)。若他偷偷地去见不准见的一方,他对见到的一方会有难过和内疚,而对禁止他的一方,他又会有犯罪感和歉意。这样,你会明白为什么父母不和总是给孩子这么大的痛苦。
>> 父母之间的感情关系是他们两人的事,他俩已经成年,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该怎样过,当然亦有责任承受自己决定的后果。若他们仍深爱孩子,他们可以做一些事将两人的冲突和分手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和痛苦降到最低。
(1)尽量对孩子坦白。
(2)绝不把痛苦归咎于另一方或孩子。 (3)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对孩子的爱都不会改变。
>> 更重要的是,当父母愿意与孩子探讨内心的感受时,孩子也会愿意对父母坦白说出内心的感受,并且接受父母在谈话中的引导。
(4)与孩子同住及见面的权利。
对于已经分居或离婚的夫妻,最好保持这样的一个心态:“我的婚姻已经失败了,我应该做点事来减少带给孩子的伤害。另一方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孩子希望多与爸爸/妈妈见面,我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这个愿望。”用这个态度,尽量从符合环境条件和照顾孩子需要的角度去与另一方就什么时间、每次多长时间见孩子最好等方面达成协议。
(5)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三个人可以去公园走走,或者游山、游泳、购物、喝茶、去动物园等。最重要的是,三人在一起的全部时间里,都应该保持一个和谐愉快的气氛。假如不能的话,不安排三人聚会比争吵紧张的三人聚会更好,因为没有三人聚会,孩子尚可保有一个憧憬,父母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连憧憬都没有了,因而会感到绝望。
(6)再婚引起的一些情况。
父母的位置在孩子心中高于一切,任何人都不能够替代。所以,正确处理再婚伴侣与孩子关系的方法是:
不要逼孩子称呼新的伴侣为“爸爸”或“妈妈”,可以用“阿姨”或者“叔叔”等称呼代之。就算孩子愿意,也不要让孩子这样做,要告诉孩子他只有一个“爸爸”或“妈妈”,什么人都不能替代,以此来表示对已分手伴侣的尊重。这样,孩子的内心会有良好的感觉,心态亦会更稳定。
新的伴侣应该对孩子这样说(假设是继母对儿子):“我不是你的妈妈,我也没有办法做到只有你的妈妈才可以为你做的事。但是,我会尽我的能力去为你做一些事,让你感受到这个家庭的爱、温暖、保护及和谐。我希望与你有好的、愉快的沟通。我会尊重你在这个家庭中的位置和权利,就如同我尊重你妈妈在你心中的地位一样,我希望你也能同样地尊重我。”
>> 就像佛家说的:因缘而聚,缘尽便分。
用这个态度去接受分手的事实,便能够把过去放下,面对未来。这样才能够有新的机会,而对方也才会有新的机会。
>> 假如你与对方分了手,心中感到痛苦,愿意消除对对方的怨恨,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去处理:
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让自己坐下来,先放松一下,做几次深呼吸,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看到对方,对对方说以下的话:
“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起,现在结束了。在那段时间里,你给了我很多,谢谢你。我会把对我有用的保留下来,让我以后活得更好,我用这个方式来表示对你的感谢。”
“在那段时间里,我也为你做了我可以做的,希望你也会珍惜。”
“现在我们的关系已经结束,我让你完全返回你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也可以完全返回我自己的人生,建立更好的未来。我祝福你,也请你祝福我。”
假如你俩有孩子,你可以加上以下的话:“你永远都是×××(孩子名字)的爸爸/妈妈,就如我永远都是他的爸爸/妈妈一样。无论什么事都不能改变这点,也不能改变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会尊重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也希望你会尊重我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我会做一切我可以做的事情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我相信你也会为孩子做一切你可以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