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首先不是处理“稳定”与“发展”关系的问题,或者说不是主要问题。
1,从“发展”的初衷出发,最后的“发展”效果导致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那么,这样的所谓“发展”就是“激进”“盲动”“不计后果”“一意孤行”“唯心主义”“蛮干”,本质看,这种“发展”根本不是发展。(对“发展”这个概念进行辨析)。
2,会发现,本题题目图像的叙述本身,通过“生存”一词,反推对“发展”这个概念,题目给出的暗含着的判断是:发展不是蛮干(激进)。“盲动”“盲动”这些概念是隐蔽在“发展”这个概念中的,使得“蛮干”“盲动”具备“欺骗性”。
3,再看“稳定安身之地”。你就会发现,题目中虽然把“发展”这个概念,通过最终却连“生存”都成问题的这个局面进行了概念性质的暗示,但是,题目却并未对“安稳的安身之地”中“安稳”这个概念进行辨析,也就是说,“安稳”这个概念也有其它性质的概念的“欺骗性”利用“安稳”这个概念隐蔽自身:比对“发展”和“安稳”,就会发现,安稳,是个积极的概念,就如同“发展”这个概念也是积极概念一样。
但是,既然题目中暗示了概念需要辨析,并且通过图画进行了判断:“发展”不是“蛮干”。那么,“安稳”这个概念进行概念辨析了吗?进行辨析之后的判断了吗?“安稳”这个概念中有没有诸如“固步自封”“小国寡民”“偏安一隅”“保守”“小富即安”“麻木不仁”等消极性质的概念混入其中呢?
本题,第一步不是处理语词(概念)之间关系,而应该先把“发展”和“安稳”这两个概念辨析清楚。
即,安稳不是麻木偏安,正如发展不是盲动蛮干。无论是打着“发展”旗帜的蛮干盲动,还是打着“安稳”诉求的麻木偏安,都是要否定的。
这道题,重点是概念辨析,在辨析中,不能只对其中一个概念进行辨析,而把另一个概念当做理所当然是准确的概念而不必辨析,那怎么行?一个经过辨析的概念与一个尚未做辨析的概念,二者怎么能建立起各种关系呢?即便建立了某种关系,也是思维混乱的“关系”,更不会得出什么令人信服的判断。
把两个概念辨析清楚后,还打算让思维向前发展,那是后话,不过,根据概念——判断——推理的流程看,概念没彻底分析清楚,后面发生的判断就不可能不会发生问题,后继的推理也必定发生问题,那么,这三个层次发生了问题,就说明思维肯定有问题。
这道题,说明重庆地区有能人。但是,如果作文思路建议里面没涉及到辨析“发展”“安稳”这两个概念的问题,那么,就必定说明重庆地区薄熙来的影响在教育领域还未清除,因为命题直接就否定了“发展”,把发展定性为影响生存的盲动和蛮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