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
我从论坛里现摘提了一些现代诗文做为案例,不过对事不对人,望大家不要介意,认真的去读一篇诗作和用心的去理解它,才是对笔者最大的尊重和敬意。
一是无诗骨 具体说来也就是立意离散,架构不严。没有一条让人可以洞悉文意的主线可寻,最忌讳的是空抒情怀和表意混乱。与立意明确,主线分明对立的是堆码文字,尤其是喜欢散文的华美辞章的人尤其容易犯此忌讳。犯此忌讳,重者全文读完不知所云,轻者战线遥远,处处断节,更轻者也有承接不严,缺乏过渡等毛病。这种毛病在古韵诗词里较现代诗更为常见,我们好歹还学过散文,知道形散而神不散,古韵里,因为句短字疏,此忌讳一犯则无救,现代诗还可以雕琢,但行文之前,立意和构架一定要放在前面。
举一首古韵诗词来说明,不但因为其理相同,而且,能为古韵诗词立意,并文之不散,那现代诗则不在话下。
这是一首点绛唇
明月清风,星宿点点三更露。
梦云晓雾,依稀情人路。
碧海银沙,伊人在何处。
花无数。问花无语。春风随人去。
这首词,笔者的文笔已经算得相当出色了,“梦云晓雾,依稀情人路”这样的词句,也是相当经典,既有意境,也有美感,为何还指为败笔呢?
此词之缺在引物稍杂:月、风、星、露、梦云、雾,海,沙、花,数数有多少了吧。因景物较多,因此时空拉距较大,如三更露和晓雾本不在一个点上,勉强度过,但难免让人留下不知何时何地之感;点既生分多处,状景时每个点上则必显单薄,句间衔接不顺,偶有脱节,偶有一景扣一景时,稍显突兀。上片问题不大,但如“碧海银沙”,和“花无数”的出现,既无铺陈,也无过渡,因为上片没有铺垫环境地点,让人不知身处,意境还留在梦云晓雾里,一下又猛然被拉到碧海银沙中,就有点突然冲出的味道了。当然,意境连贯,主线脉络突出有一个创作构思习惯的问题,所以这样的问题连一些炼字凝词熟练的高手也不能免。
二是逻辑语法错误,表错情,会错意。 比如
“刺眼的阳光如玻璃镜”
这句逻辑上就有不妥,光亦明亮,镜亦可明亮,但这两个明亮有别,阳光为原光,镜光为反射,反射光怎么会有强过原光的道理,比喻只有以弱喻强,怎可以强喻弱,此为手法不严,表意虽明,但逻辑有误,这种错误不止是诗歌里会有,散文里也经常遇见,不过诗歌字词太少,此类错误更容易被发现。
三是文字朴实,运字无炼,缺乏诗意,美感。 还是同一诗举例
“刺眼的阳光如玻璃镜
炙烤着大地热气腾腾
一口唾液落不到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里面用词造句都过于平实,说的是这个道理,但只可谓文,不可谓诗。这两句话就算放到散文中,也是很稀疏平常的一句,我的评语是,诗是睁眼也觉浪漫的梦,闭户也感摇曳的风,必要的诗韵味如果不在字词中去寻找,那整首诗我们上哪里去找呢?诗歌的文字应该具备高度凝练而达意的表述,兼巨韵味和美感,而恰恰有的人能做到这一条,又忘记了上面的第一条。
四是平铺直叙,不注技法,诗无意境,无法回味。 这一条乍一看与第三条类似,其实大有区别,平铺直叙和炼字是两回事。
本想举个反例,随手却拈了一篇好文。一样可以做例说明。
“穿过一条河流的胸膛看你
你是春闱的窈窕
抑或是披着秋月的蒹葭”
这是篇正例,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的,在这里运用了三个比喻,一个准排比句式,双喻连排。这就不算平铺直叙了。常用的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这些写作技巧在诗歌里是常见的,有人也举出不用这些手法的例子来,比如朦胧派诗作,不错,有的朦胧诗看上去比记叙文还记叙文,但是寓理于事,寓情于景也是写作的技法,在这里并没有规定,一定要用到什么,技巧的目的是能打开人们的想象力和心灵共振的空间,品尝出诗韵味来,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不会约束你的思维。
五是意境艰涩晦黯,个心虽表,众心难明。 说到朦胧一词,朦胧要分为两种,一是意境上的朦胧,二是意义上的朦胧。诗歌的朦胧在现代诗史上有个学派,称为朦胧派,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等,如果你对这些名字还不熟悉,那么有句很短的诗你应该听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一句很典型的朦胧诗,黑夜象征什么,眼睛象征什么,光明象征什么,自去理解,在此就不加以细说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的朦胧,是有代表性和理性的,有的人也故意把诗歌意境写得朦胧无比,让人不见其深,但是我要提醒一句,朦胧派的诗创作大多还是有意境可抓,有象征可指,朦胧是大众在理解上的一种文化纵深,比如顾城的《小巷》,有人说小巷可以代表人的纯真理想,有人说代表了童年的天真无邪,我解诗的时候解为过去的逝去的爱情,这是意义上的一种朦胧,但不妨碍大众去阅读,去品位,它的意义被拉伸了,我们不能说它不是诗,反而因朦胧感觉运用恰当成为了诗。
有的人仿造了这些朦胧的风格,比如
“我拿着个酒瓶子敲打着脑袋
那瓶子里的酒
空了半边
留了半边”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象征性的意义在里面,那确实就叫哑人自知了,因为谁也没有正常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意义可解,那么空了半边,流了半边,这样的说法就立刻成为了废话,流了半瓶当然空了半瓶了……所以,阅读者的意象和笔者给予诗词的境界和意义联系不到一条想象的道路上去,这样创造出来的朦胧,就是失败的。
六是格式问题,断句仅凭个人意愿,不按章法和节奏。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对于诗歌来说,节奏感很重要,在古韵诗词里,也经常把诗分成上下两片。这和朗诵时的节奏和主体有关。现代诗里面,也经常是句自成段,或者在语气强处以逗号断句,经常看到这种划分,但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就是不必要的或者是无意义的。
比如: “看,天边泻下的云雾弥漫山峦”
这是很合理的一句划分,强调了看这个动作,在此朗读时,看这个字的语气也应加重,以示强调;但同一诗文里也出现了欠妥的断法,
比如
“雨中一曲琵琶,在
清晨里立夏天临溪的小院传出”
这个断句就乱了套了,笔者这里传达的重点,是从哪里传出,正常应该是
“雨中一曲琵琶
在立夏的清晨里
临溪的小院中
——传出”
当然立夏的清晨是时间,临溪的小院是地点,可以并列,立夏和清晨是一大一小关系,大者在前,小者在后,方合文理。这也是上面第二条所述之错误,故顺手纠正。这里,时间和地点可以分行断句,是可以的,诵读时候语气在时间地点上稍做加强就可以了,但是“在”字是无需单独强调的,反而后面时间地点多重重叠却没有断开,是为不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