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句话,以色列人说不要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深有感触,于是想写点什么。不过说心里话,这并好写,弄不好有为父亲推脱责任之嫌,何况人人都不完美,孩子和妻子对家庭男主人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也许也会有不必要的矛盾。不过,既然有感触,还是写两句。人生每天都是直播,而且不可逆,所以,谨以此文抒发点感想而已(尤其我的情况,需要能写就写点,算是给自己以生活动力生存理由生命慰藉)。
为什么以色列人说不要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我想以色列人的观念里应该更注重的是生了孩子后的教育问题===仅是个人观点(因为犹太人是一个及其重视教育的民族。记得我曾读过一个关于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后代后来终于回归以色列,因一直延续中国家庭习惯教育教导孩子而被邻居妈妈狠批的文字,虽无法验证真伪,但从中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与中国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对于生了孩子的女人,虽然你是事实上的母亲,但如果孩子没有教育好,最起码你应该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母亲。
按中国人的理解,孩子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怎么可能孩子教育不好赖在母亲头上?所以这文字不好写,弄不好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我的理解大概有几个理由:第一:母亲因为怀胎,哺乳等与孩子的亲密程度远远大于父亲,因此相对而言孩子应该跟妈妈更亲。当然这不代表父亲跟孩子不亲(不过我孩子跟我就没有她妈妈亲);第二:社会生存状态使然,绝大多数父亲都从事着养家糊口主外的角色,而母亲绝大部分都主内,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等等都是妈妈们的工作,因此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虽说现在居家的 男人也不少,但总体而言不如女性);第三: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刚柔并济恩威并施(理论应该如此,虽然我也没教育好孩子),这其中父亲需要扮演刚和威的角色,母亲扮演柔和恩的角色,这需要互补配合,但如果摊上蠢笨的爸爸或者妈妈不会相互配合,那结果应该不会美妙。当然爸爸妈妈都可以单独承担刚柔并济恩威并施的角色,但人毕竟罪恶里生的,这角色快速转变我估计能做到的不多,演技派可以。第四:孩子乐意与母亲多接触是正常的生活态势,记得一个说相声的描述过这个问题,说跟妈妈话多跟爸爸话少,见到爸爸一句我妈呢.......也不能说是玩笑话。这好像是很自然的生活形态,因此造就了孩子与母亲有更多的接触时间,所以母亲不仅具有教育角色,还有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影响。。。。。等等。
也正因此,妈妈可能有更多时间与孩子接触,也就更能影响孩子,对孩子教育上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即便父母配合的教育,也需要双方步调一致。这些理论大家都懂。然而当过父母的都知道,在孩子教育上步调一致是很难的一件事,一方的教育,另一方可能不但不配合而且成为拆台的人。毕竟经过毛主席的妇女解放运动已经让男女在思想上平等起来,我们已经说了,人都是罪人,每个人都不完全,行事为人上都有缺陷,所以有时候说的话在对方看来不切合实际不符合自己的口味甚至不如自己的观点方法等等不一而足,因此就不乐意配合。这种教育的方式,其结果可想而知。
教育孩子和人的每天生活一样,很难有彩排的机会,都是现场直播,虽然我们现在不缺知识,有各种理论,各种预案,各种模型范式,但遇到问题时,我们还要受到环境,个人的情绪等等影响。有人形容中国的妈妈与孩子因为学习问题叫做“没作业时候母慈子孝,检查作业鸡飞狗跳”算是生动写照。
当然,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读书,上学和作业,如果仅此而已,以色列人说的这句话应该就不会触动人心了【考考你,他说啥话了,你还记得么?记得可以发微信,有红包,哈哈,不过需要诚实,不能重复去看】。我虽然知道一些理论,但也不敢说懂教育。这方面牵涉太多,也很复杂,可能仅仅一些理论并不代表就是教育,所以本人写不出来也不敢写,因此就此搁笔不再探讨。本文余下以一些例子探讨一下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陶侃的母亲,苏轼的母亲等等都是母亲对孩子教育上付出且非常成功的典范,这些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尤其在中国古代,男人外出谋生,交通不便,孩子丢在家里母亲抚养看护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上母亲的角色定位是非常中国要的。生了孩子,你是生理伦理上的孩子的妈妈,但教育不好,应该属于不合格,所以以色列人说生了孩子但不一定是母亲。
我们再看看以色列人的文化中妈妈教育的作用。以色列民族历史上,《圣经》在其民族文化传承中起到绝对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圣经》中一些妈妈与孩子的例子。撒母耳的妈妈哈拿,《圣经》记载这个女人能摸到神的心意而祷告求孩子献给神做拿细耳人而有了撒母耳,一个能摸到上帝心意的女人,生了孩子,我相信不至于不知道教育,因此有了一位上帝伟大的佣人撒母耳,扭转了当时以色列黑暗的时代。路得,一位品行高贵的女人,因为摸到上帝的心而在耶稣基督的家谱中占有重要一笔,同时打破摩押人不可入耶和华的会的诫命。反过来,如果母亲不合格,孩子相对就可能不讨上帝的喜悦,比如撒母耳这样一位伟大的先知《圣经》却记载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这里丝毫没有提起过撒母耳的妻子,看来应该是平平庸庸的一位,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家庭中,既没有好到值得记录也没有坏到需要书写,因此也许对孩子影响有限,在撒母耳经常忙得外出为神做工中,孩子的妈妈,应该没有教育好孩子,以至于出现中国家庭讲的败类孩子现象。列王记中记载的不好的王,有的也受到不好母亲的影响,而几个好王中其身后也有好的母亲的身影。我们说了,因为《圣经》文化对以色列人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同样耳熟能详的例子让以色列人明白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在于给了孩子生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不要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的论点。
当然,对孩子的影响母亲的角色很重要,不是说父亲就可以缺失。教育是一门艺术,没有完美的艺术家,所以父母的互补功能发挥的好,应该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利。
我再次声明,我并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和孩子妈妈在教育孩子上也没有配合多么好。所以,这仅仅是理想中的理论而已。当然,我不行,不代表你不可以行,也许我的提醒,对你应该有帮助。
我绝对相信妈妈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你也想到了,但有时候为什么我们却做不好?这也许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了,需要修炼。因此做不好也正常,要是知道就做好了,也显不出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伟大了。所以,好就继续,不好就重新来过,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