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听不懂老板说什么?可能你要教他小心“混杂信息沟通模式”

听不懂老板说什么?可能你要教他小心“混杂信息沟通模式”

作者: a16d6c5e5aae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0:36 被阅读1次

    本文是《职场过来人:100个生存关键词》连载章节

    多年前我在一家民企,老板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是行业内有名的低调而神秘的企业家,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热衷于分享和教导我们。

    然而让人痛苦的是,刚加入公司那会儿,每次开大会,我们经常面面相觑,因为实在听不懂老板在说啥……虽然,表面上,大家都在佯装认真记笔记……

    老板尤其喜欢瞪着我侃侃而谈,往往越说越来劲儿,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睁大双眼,瞪着他“认真”听讲的,而且是360度跟随老板的身影,灵活的转动脑袋,边听边点头,配合以丰富的面部表情。

    所以,老板也会根据我的表情和眼珠子变化,来灵活调整人家的训话。

    只要我眼珠子一发呆,老板就说:“肯定没听懂,再来一遍”;只要我一低头(实在是困啊,偷偷打个哈欠),老板就会喊:“麦青麦青,快记下来,老板我要说重要的话了!”

    可能在老板心里,咱就是我司的“学习委员”或者“司马迁”吧!

    即便在聚餐中,老板也不忘教育我们,而且时常叮嘱本“司马迁”打开手机,记录人家的重要语录。

    如今回头想来,真是非常卡哇伊的场景。

    其实,当年听老板讲话时,总是觉得有道理啊有道理,笔记也确实记了一大本子,结果一到做事情时就懵逼了,不知从何下手。

    当年还想不明白为什么,总以为单纯是自己阅历尚浅,以前在外企没学到真东西(这是老板天天给我们洗脑说的话)。

    后来等到自己干,带自己的团队时,就发现偶尔,历史也在重演——围坐在会议室大桌旁边的小朋友们,也是当年我的模样——目瞪口呆,佯装记笔记,好像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其实一散会,也是懵逼,不知如何开始。

    而且,不仅我一个人遇到这个问题,发现我搭档、身边做企业的好友们,也都频频遭遇这种情况。

    所以,这可能是一个职场普世问题——听不懂老板说什么。

    后来,我仔细回想当年自己的情景、以及老板的说话模式,终于琢磨出来问题出在哪儿。

    1.  客观原因:阅历与经验差别。尤其是阅历不一样,导致同样一番话,有人能吸收80%甚至自己能总结超出100%;但有人只能吸收30%。

    2.  主观原因:如果老板说话时是【混杂信息模式】,就比较难理解。

     什么是【混杂信息模式】?

    在项目工作中,原则上,信息指令越清晰、越单一越好,团队越容易理解,越快去贯彻。

    但如果一段话中,混杂有超过3种及以上的信息指令,就很难理解。

    什么叫3种以上指令?因为很多老板在沟通时,不知不觉,就会混杂【指令】【情绪】【教导】【开玩笑】这几种信息。

    什么是【指令】?

    【指令】是指:直接让团队成员A,在规定事件内,完成工作A。

    其实沟通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单纯直接的指令,对团队来说是非常容易接受和执行的。

    举个例子。

    如果老板说:

    “Mark,今天下午2点召集部门所有人,在A会议室,围绕项目CPS进展召开1个小时会议。”

    这个指令当中,非常清晰的指出了时间、地点、人物、任务。所以Mark就很容易执行。

    但如果这个【指令】本身不清晰,比较含糊,比如老板说:

    “哎,下午开会,大家准备准备!”

    团队绝对又懵逼又郁闷,因为可能不清楚到底几点、在哪儿、开什么会议。当然也不排除有非常聪明的人,会在后续帮助团队安排好会议。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如果老板习惯性说话含糊,就是考验团队成员“猜心思”的能力。这不就是变成封建社会,猜测皇帝心思了么?

    70后可能还适应这种职场环境,80后只能勉强适应,到90后,很多年轻人就没耐心、也没兴趣去猜测谁的心思,管他是谁。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指:在沟通中抒发个人感受。

    其实偶尔的情绪抒发也没什么,尤其是真诚的情绪感触,更有利于团队接受信息。

    但如果长篇大论都是情绪、感慨,颠三倒四,而且夹杂在【指令】和【教导】当中,就会让团队懵逼,对信息的吸收程度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

    如果老板说:

    “我知道大家最近工作很辛苦,但发生了迟到、开会打盹、没有按时交PPT,还是有些失望,我们要对用户负责任,更要对得起自己的时间,不要懈怠,继续加油!”

    这个情绪沟通中,先扬后抑,比较客观的描述了现状,三言两语也说清楚问题,同时给团队个体保留了面子,没有直接点出人名。团队就比较容易接受,也听懂了,就能立即落实改善。

    但如果老板这么说:

    “我对大家最近工作很失望,不积极,不努力,比如Mark竟让开会打盹,Alice没有按时交方案PPT,Tony总迟到……老板我当年要是你们这样,早就被辞退了。当年我啊……”

    此处省略一万字,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还真是“稠”啊,能唠唠叨叨三小时。本来吧,大家一听批评,还挺难过,结果听到最后,都打哈欠了。整个批评教育,就变成了搞笑脱口秀,效果大打折扣,团队也早就将会议主题抛之脑后。

    什么是【教导】?

    【教导】是指:为指令提供一些方法论支持。

    其实并非所有老板都会坦诚分享【方法论】,因为这属于多年经验和阅历积累而成,人很容易藏私。所以遇到愿意分享的老板,要珍惜。这也是至今我还非常感激老板的原因,虽然他骂100句,只有1句是教导,但就为了这1句教导,我记到现在。

    但沟通【教导】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混杂着情绪、指令进行教导。

    举个例子。

    如果老板说:

    “Mark,写一个新品上市方案,要按照这5步逻辑,洞察、目标、策略、规划、可行性”。

    三言两语就讲完了,团队就容易记住,至于到底能不能理解,没有关系,接下来再单独根据每一点,进行沟通。

    但如果老板说:

    “Mark,你新品上市方案都不会写,怎么混到现在的?以前在外企都是螺丝钉吧?自己没有亲自从0到1做过产品吧?你要写好方案,必须要跟着老板我好好学习,老板我给你讲5个点,看你能听懂不?第1,洞察。你知道洞察是什么吗?估计你都不知道,你们以前在外企都是螺丝钉,都是有调研公司给你们做一些数据报告,自己压根不动脑子……”

    此处省略一万字。扪心自问,咱听了这些话,是不是也膈应?哈哈。

    其实话都是对的,但沟通方式不妥,不仅沟通效果会打折扣,还容易引起团队成员沮丧、反感、失落,得不偿失。

    什么是【开玩笑】?

    【开玩笑】是指,在沟通中为了活跃气氛而增加的一些小幽默。

    为什么要这么隆重严肃的介绍【开玩笑】?因为很多老板压根不会妥当的开玩笑,就是自顾自的脱口秀,表演低智商笑话。

    比如有人会在公开场合开颜色玩笑、会对团队成员进行个人调笑。其实偶尔活跃气氛挺好,但切不可过头,否则不仅低俗,而且会被团队认为双商堪忧。

     如何尽量避免【混杂信息模式】?

    如果你是下属,可以坦诚和老板沟通建议一下,但要注意方法——也是同理,单纯就事论事,不要夹杂情绪、教导、玩笑就好。

    举个例子。

    Mark如果这么说:

    “老板,您刚才说的新品上市方案,我总结一下,就是要写5个方面,分别是洞察、目标、策略、规划、可行性。具体到第3点策略时,我怕自己理解不对,想再请教一下老板。”

    这段话就沟通的比较简洁、全面、明晰、有下一步。

    老板听到这句话,

    第一反应是,呦Mark这个小伙子靠谱,把我的话都听进去了。

    第二反应是,Mark这个小伙子积极主动,不懂就问,很有前途的小伙子嘛!

    第三反应是,假如其他人都像Mark一样聪明主动就好了。

    但如果Mark情绪满满的这么沟通:

    “老板,您说的我都懂,但您说我是螺丝钉,什么都不懂,太片面了。我好歹也是外企的高管,过来你们民企,本来就是给面子,想把先进的理念带进来,但如果您这么片面,我也没必要再贡献自己的才华了。”

    老板绝对懵逼了。

    第二天,Mark从办公室消失了。

    如果你是老板,那就真只能靠自觉练习了。一定要时刻警醒,时刻提醒自己,为了团队整体目标,一定要努力改正自己的混杂沟通模式,这样才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否则,你永远会遇到这个死循环——我说了一大堆,为啥下面人都是懵逼的?是不是我的团队不好?我要重新招聘!但招聘进来的,还是懵逼!怎么办?

    总而言之,职场当中,沟通是一门实践艺术,确实不易,大家一起加油吧,共勉。

    职场历史文章:

    作者简介:北大经济学硕士,历经外企、民企与创业,现任SEED营销集团合伙人,高校客座讲师,媒体专栏作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不懂老板说什么?可能你要教他小心“混杂信息沟通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bx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