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223/5480543135912a88.jpg)
言多必失,背后的逻辑是说的人没啥水平,反倒把事情搞砸了!说有多难啊!
在古老的中国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说”做为核心技术,在各个领域不可或缺!体展示一个大儒的才华和德行,是“八条目”修行的层级。荀子老师在《非相》一文中大肆提及,并做了入木三分的解释。
【说难-1】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未可直至也,远举则病缪,近世则病佣。善者于是闲也,亦必远举而不缪,近世而不佣,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嬴绌,府然若渠匽、隐栝之于己也,曲得所谓焉,然而不折伤。
故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抴。度己以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抴,故能宽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夫是之谓兼术。《诗》曰:“徐方既同,天子之功。”此之谓也。
【说难-1古文大意】君子是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这是君子的美德,是其不同于腐儒的地方。
说服他人是有很多难处的,所以君子在与人接触时,能够显示出宽容并接受他人意见。说服他人的方法,主要在于区别不同情况,以灵活的方式进行。
【说难-2】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虽不说人,人莫不贵,夫是之谓为能贵其所贵。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此之谓也。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言而仁之中也,则好言者上矣,不好言者下也。故仁言大矣。起于上所以道于下,政令是也;起于下所以忠于上,谋救是也,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言君子必辩。小辩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圣人士君子之分具矣。
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不下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噡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之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223/b6b048aa56aa2966.jpg)
【说难-2古文大意】君子必定是善于谈说的人,他们谈论忠爱之道,并行之不辍。经过他们的评说,圣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清楚了。
尤其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外交官即代表国家的实力又展示了国家的文化底蕴。在荀子的学生中有出色的韩非子,他写的《师说》脍炙人口,韩非子的《说难》在理论和实战实践中又有新的进展,不妨我们再近一步学习一下《韩非子·说难》,说shuì,游说的意思;难nán,困难,说难,即游说的困难。韩非子认为,游说的真正困难在于所要游说的对象(即君主)的主观好恶,即“知所说之心”,指出为了游说的成功,一要研究人主对于宣传游说的种种逆反心理,二要注意仰承人主的爱憎厚薄,三是断不可撄人主的“逆鳞”。
秦统一六国,中国作为华夏文化和统一的大国真正的开始腾飞,泱泱大国上下5000年,“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中国的霸气,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瑰宝,今朝一吐为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9223/3e86af7e22de2ae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