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下午时间看完匪我思存的一本小说。有点诧异,这还是本科时候看的作品基本全是悲剧整个过程虐的不行的那个作者吗?
如果可以,想告诉12岁的自己坚持写日记看完算了一下,离那时候过去也快10年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10年。一个人的心态、思维方式都会与日俱进。或许她从一位多愁善感的女生已经转变为有了爱人甚至有了孩子的母亲。
看记录片时在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台或多台摄像机在记录,会不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更加全面。《爸爸去哪儿》中嗯哼在杜江生火时亲吻他的背,而杜江全然不知。最后一集看到这里时,杜江说十分幸运能把这一幕记录下来,如果没有摄像,那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时刻有摄像的想法不太现实,并且不能直观的记录一个人思想的历程。
文字便是最好的方式。
当脑海中存在了太多的想法时,习惯拿支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唯有这样,一团乱麻的想法才能逐渐理出头绪,一片明朗。
本来以为去年年底定的是今年阅读20本的目标,在豆瓣阅读上数了一下才完成15本(不包括杂七杂八看的各类小说),还有几本正在看,离结束还颇有距离。有些郁闷。
结果翻了下去年自己的年末总结,定的目标是“每月至少阅读1本书,小说、鸡汤类的书籍比例控制在1/3以下”。转忧为喜。
于是,又看了看自己今年在豆瓣上发过的广播。虽然不常在豆瓣发东西,但是看到的时候很惊喜。如果没有这些文字的记录,我可能都不会看到自己一年里的成长。
部分广播截图以前有时间的时候,也很喜欢翻看自己的微博、qq空间、以及人人网。总能发现一些惊喜。原来当年的自己会这么想,原来当时发生过这些事,原来我当时写过这样的东西。
前段时间和Y聊天,去看了她本科毕业时写的一篇文章。看到她下面回复别人的评论,想法跟她后来遇到的事情很像。于是截图给她看。中午时她说,我把这篇文章细细看了一遍,不敢相信这是6年前自己写的。
如果从小能坚持记日记,或许就能清晰的看到自己如何由小女孩慢慢变为女生,再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很遗憾,当时并没有这种想法,上学时候的日记、周记大多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本科时记录的也是零碎不连贯,只能看到一部分。
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会去告诉12岁的自己,坚持写日记,或者周记。
这也是今年重新拾起的习惯,坚持写日记。不需要多,每天写下当天觉得重要的事情,困扰自己的问题,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记录下开导自己的过程。
有时会觉得写字太慢,如果遇到别人说的有启发的话,或自己的某个闪现的想法时,能够勾选为“重要”并且长期存在脑海里,随时需要时还支持模糊查询多好。依然是想想而已,如果20年之后能实现多好。就像20年前我们不会想到出门只需要带个手机就行,高铁5个小时就能走完原来14小时的车程一样。
如今有那么多种方式可以用来记录文字,那么多人在尝试用文字来表达自我。写不好不怕,怕的是,当未来回想起过去的这些年,说不出自己如何变成现在的自己。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信息多且杂,我们很难去记录世界如何变化。
但我们能做到的是,记录自己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