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待了短短两天,但似乎已经对意大利人了解的七七八八。虽然说同一个国家的人的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两天的见闻,还是让我们感到意大利人跟别国不一样的有趣特点。
意大利味道
一下大巴,空气里就有一股味道,说不出什么感觉,有点骚,有点酸……我跟同伴指出,他说,这是意大利的味道,你还会感受到更多。果然,在地铁站,车站,路边,都有这种难以名状的味道。马路两边扔着垃圾,坑坑洼洼里积着脏水。
意大利人不说英语
话说意大利语跟英语差的不远,意大利人学英语也没那么难吧?在欧洲,不是应该所有国家的人都会说英语吗?尤其是罗马这样的首都,游客如织,也算是国际化城市,但是,但是,就算是车站售票员,问她讲不讲英语,回答也是:a little. 在街上抓一个年轻女子问路,英语也是很让人捉急,半天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景点附近的小贩英语说得倒还好。
回国之后看到北京很多标识下都有英语,再次感叹,北京的英语普及率比罗马高多了。
意大利人喜欢扎堆聊天
在景点门外站岗的警察,互相邻近的小贩,玩具店里的员工,超市里的员工,他们总是在一起聊天。真可惜我们听不懂,很好奇他们永不止息的在聊些啥。
“懒惰”的意大利人
第一天上午,走了一会儿,我有些困,想喝杯咖啡,我们找半天,虽然快十一点了,很多店还没开门……
回公寓后,休息了几个小时,快九点出门吃饭。走到楼下那家bar,拦住不让进,说要关门……十一点开门,九点关门,呼!Italian…
“鸡贼”的小贩
商店里的香蕉三个一点五欧,貌似老板是随便要价的。
在另一家店里,同伴问一块手表的价钱,老板刚开始说29欧,见他要走又改口:你想付多少钱?
可能我已经见惯了这种宰游客的行为,并不觉得惊奇。但是同伴叨叨了好几次,非常不满意。
意大利式过马路
每次我正在乖乖等绿灯的时候,总有行人不慌不忙的,沉着冷静的,优雅的,闯红灯。一点也都不看旁边的车辆。见的多了,同伴拉起我就走,我们在意大利就要跟意大利人一样过马路!但是我们总是闯的有惊无险。
据说中国式过马路是凑足一拨人然后大批前进,然而在这里,大家单枪匹马一样走的从容。
意式餐厅
硬硬的意面
薄薄的披萨
未曾预料的水费和服务费
肚子饿了,从斗兽场出来找餐馆。同伴说景点附近没有好餐馆,要走的远一些。在路上遇见一家,店员拿着英文菜单招揽顾客,我们看看没去。走了很远的路,有点找不着餐厅了,决定就去遇见的下一家吃。
这家店店员基本上一点英语都不会,于是我们就放心了,可以得到纯正的意大利用餐体验哈哈。点了两份意面。我的上来之后,让同伴尝了一下,他眉头紧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没煮熟,我尝了一下,是有点硬硬的。
正要说没事儿我可以吃的,他叫来服务生,让他尝,就这个动作就解释了半天,you eat you try I want you to eat, 配合着递叉子,伸手邀请,往嘴里扒食物等动作,开始他们以为我们想再要一个盘子,又给了我们一个盘子,比划大半天,他俩终于尝了一下,很奇怪的表情:没有问题呀。我们试图解释没煮熟,under cooked, wasn't cooked enough…最后连上了店里Wifi,借助谷歌翻译,我们终于让他们理解了我们的意图,好长好艰难的对话,呼……
然后男服务生说,good for teeth,这样对牙口好?……但是同伴坚持要再煮一下,于是他端走了又加热了一下。
在欧洲的其他地方,水都是免费的,喝多少都管给,因为在欧洲水龙头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在这里却不给我们这种水,只给瓶装水,结账发现,这瓶水2.5欧……没有喝完我们带走了。
出来之后我们哈哈大笑,这就是纯正的意大利餐厅,没有英语,喝水要钱,意面要硬,对牙齿好。
In Italy, spaghetti is generally cooked al dente (Italian for "to the tooth"), fully cooked but still firm to the bite. @ wikipedia
晚上,我们去了去了披萨馆。没有想到披萨之乡的披萨这么薄,边边还烧糊了。沙拉还不错。结账的时候发现账单上有一项:service: 4 € 。所以服务要收费?
不过客观的讲一下,可能是我们去的餐厅质量不高的缘故,并非共性。
*热情温暖的老太
回airbnb的公交上我们问一个老太我们是否到站,没想到这位老太英语说得极好,跟我们说到站了会跟我们说,还跟我们介绍两边的建筑的历史,罗马有五座埃及方尖碑。
遇见这么个热情健谈,对建筑年代还记得清楚的老太,真的很惊喜。
然而,后来知道她是英国人,移民过来的,怪不得……
估计很久不说英语她也很寂寞吧。不过看她对这些建筑的了解程度,一定是很了解很喜欢罗马。
*梵蒂冈纪念品商店里面的功德箱
梵蒂冈虽然不是罗马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在一个地方,在这里就把这个小故事一并讲了。
梵蒂冈的教堂很美很华丽,但是一束光照在很大的功德箱上面,看起来有些刺眼,这样的大箱子到处都是。
不仅如此,甚至在楼上的时候,纪念品商店里的柜台上也放着小盒子用来捐钱。
“他们连商店也不放过,本来价格就比外面贵四五倍,还要额外再要钱,简直要榨干信徒。”同伴说。是啊,一个虔诚的信徒,看到了功德箱不投钱的话心里肯定不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