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一)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一)

作者: 闻美心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04:20 被阅读0次

1、引言

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刚入园的孩子相较刚出生时,无论身体动作还是语言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儿童的发展规律决定儿童的教育,让我们回溯一下他们在入园前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

人类似乎有两个还胎时期。一个是在出生前,在母体中度过,当胎儿降生到这个世界,肉体胚胎期就宣告结束了。与此同时,他们将开始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就是“精神胚胎期”。——玛丽·蒙台梭利

2、什么是生理胚胎期?

这个概念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

人在出生前,所有的器官胚胎在母体中得到孕育,分娩时,“生理胚胎期”就宣告结束了。

正常的儿童,出生时所有器官齐全,遗传因素决定这些是不可改变的。

3、什么是精神胚胎期?

这个概念由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

出生时幼儿虽然各种器官都有了,但功能还不具备,需要提供一个自由生长的环境,让他/她按照自己的规律成长,这就叫精神胚胎期。

例如,婴儿刚出生时视力模糊,第一时间看到的是黑白(明亮与黑暗),然后才能看到彩色,这个过程虽短,却是视觉从生理胚胎期到精神胚胎期的过渡。

4、新生儿的语言

出生时的“哭”,仅仅表示“我来了”、“我活着”,这是生物性的,跟语言还不沾边。

案例:家长在照顾自己的孩子时会发现,新生儿在一个月大时,就可以用“哭”来表达不同生理需求,间接地向语言靠拢了。

5、半岁前孩子的语言

3~4个月大时,婴儿会不自觉地在喉头发出短暂的“吭吭哧哧”的声音,家长要对这种声音做出及时的呼应。

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在照料婴儿日常生活的时候多跟婴儿说话,让婴儿被语言包围。

这时的婴儿能分辨亲人、外人,以及语气的好坏,语言的精神胚胎逐渐成熟。

研究发现,婴儿不断地被“听”“说”包围,以及自己发出“吭哧”声,这是语言产生的前奏。

6、半岁到一岁孩子的语言

成语“呀呀学语”中,“呀呀”是婴儿学说话的声音,这代表婴儿咿咿呀呀地模仿大人说话,开始能把听到的、熟悉的声音模仿着说出来。

当大人对婴儿的“呀呀学语”的模仿有了表情、身体、动作上的“应答”,婴儿说话的兴趣会大增。

“熏陶”“习得”,不是有意识地教,而是不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跟婴儿说相关的话,这时,父母以及其他家人就兼做了婴儿语言上的启蒙老师。

不同地域国家的婴儿在七八个月大时能发出的声音,几乎涵盖全世界所有的语音。例如,俄语中的舌边颤音。

婴儿学说哪种话,哪种语言,不由他的民族国家决定,而是由抚养人决定,由哪种语言包围他决定,因此,他就会讲哪种语言。如果用双语同时刺激,孩子未来可以成为讲双语的人。

相关文章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一)

    1、引言 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刚入园的孩子相较刚出生时,无论身体动作还是语言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儿...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三)

    1、关于阅读 入园时,儿童语言已经经历了生理胚胎期到精神胚胎期的过渡,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不再是从零开始,而是要在已...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二)

    1、一岁左右孩子的语音 十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说话,言语器官更发达,能发出更多的语音。 婴儿偶然的一次发出类似“mo...

  • 时间里

    -01- 时间,就像一个不语的导师。 他静悄悄地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

  • 希望母亲可以慢慢变老

    从嘤嘤落地到咿呀学语,从咿呀学语到青春叛逆,从青春叛逆到结婚育子,成长三十多年的日子里伴我左右的母亲老了...

  • 宝贝,我想陪着你

    宝贝,我想陪着你,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 不想错过你每一个表情, 或哭或笑或吵或闹。 宝...

  • 滥觞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不一样的语言? 从最初的呱呱坠地,慢慢的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许多的日与月里,母语是我们唯一随口吐...

  • 空中荡漾着的小船

    我们从小到大,从咿呀学语,到读书学习,再到上班工作,组织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孩子再咿呀学语,读书学习,...

  • 人一生的格言,懂得生活,不枉此生

    作者:南来了 人的一生 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 从爬行走路,到背包入学。 从青春萌动,到工作打拼。...

  • 无题

    人的成长 就是从幼时的咿呀学语 到长大后的沉默是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i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