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三)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三)

作者: 闻美心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5:15 被阅读0次

1、关于阅读

入园时,儿童语言已经经历了生理胚胎期到精神胚胎期的过渡,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不再是从零开始,而是要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提升。

孩子天生喜欢阅读,可以着重培养,这是一生受用的良好习惯。

两岁左右的孩子喜欢听重复的、有熟悉感的故事;要利用汉字的“一字一音一义”,在阅读时手口一致。

要利用好的读物,在阅读难度上、知识量上逐渐增加,营造好的家庭氛围,不断潜移默化,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要避免小学化

儿童的思维发展、手眼能力,是由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不要提前教授儿童过多的知识。

提前学习会让儿童入学后觉得“我会”,认为学习是很轻松的事,导致上课容易走神。儿童若是没有经历逐渐克服困难的体验,真正遇到学习困难就会很容易妥协。

许多孩子二、三年级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是不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后果。

幼儿时期强调“习得”,在耳濡目染的生活游戏中学习,不要在幼儿期用行政、限定、考查的办法教导孩子。

3、关于写字

不赞成在幼儿阶段让孩子正规地写字。汉字由笔画构成,脑、手、笔要对应协调,这是幼儿期的孩子做不到的。

建议幼儿写字从涂鸦开始,练习脑对眼、对手的控制。

要给孩子随意创作的机会,手、眼、笔协调,为写字做准备。

4、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的适当渗透

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而不是流于形式,可以让孩子多读古诗。

古诗中的韵律平仄,能让孩子的嘴开合舒服,听上去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好的古诗不只是字面熏陶,而是声音好听,形象生动,并有人格素养的教育意义。

孩子学古诗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古诗中的意境,以及动作、颜色、形状等,这要求老师和家长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案例:千古思乡第一诗--李白的《静夜思》,将诗情画意种在孩子的心田,让热爱阅读落实在课堂上。

相关文章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三)

    1、关于阅读 入园时,儿童语言已经经历了生理胚胎期到精神胚胎期的过渡,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不再是从零开始,而是要在已...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一)

    1、引言 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刚入园的孩子相较刚出生时,无论身体动作还是语言发展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儿...

  • 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二)

    1、一岁左右孩子的语音 十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说话,言语器官更发达,能发出更多的语音。 婴儿偶然的一次发出类似“mo...

  • 时间里

    -01- 时间,就像一个不语的导师。 他静悄悄地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

  • 希望母亲可以慢慢变老

    从嘤嘤落地到咿呀学语,从咿呀学语到青春叛逆,从青春叛逆到结婚育子,成长三十多年的日子里伴我左右的母亲老了...

  • 宝贝,我想陪着你

    宝贝,我想陪着你,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 不想错过你每一个表情, 或哭或笑或吵或闹。 宝...

  • 滥觞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不一样的语言? 从最初的呱呱坠地,慢慢的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许多的日与月里,母语是我们唯一随口吐...

  • 空中荡漾着的小船

    我们从小到大,从咿呀学语,到读书学习,再到上班工作,组织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孩子再咿呀学语,读书学习,...

  • 无题

    人的成长 就是从幼时的咿呀学语 到长大后的沉默是金

  • 口吐莲花讲师训练营

    口吐莲花三颗 口吐莲花 绝不抱怨 说话的两种方式 口吐莲花和口吐毒蛇 说话的两种结果 积累功德和积累罪业 开口若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咿呀学语到口吐莲花(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w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