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环境不景气的大气候下,我的同学和朋友有一部分离开北京选择到二线城市或者回老家县城,而我依然坚持北漂,尽管目前没房没户口,但这里有小地方没有的资源。
01机会比较多
在南方一所985工科类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到首都读研,刚开始的时候和两个同学租住在三居室的一个小卧室里,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便是我们的所有,唯一的好处是离研究所近每天步行去所里上课,健身、游泳、就餐都在所里完成。
一年后我女朋友跳槽过来,还有一个高中同学工作两年后才这里寻求发展,我们五个人才有勇气和能力合租了一套方便去地铁站的小两居安顿下来,单人床换成高低床,客厅摆了几张台式电脑,咋一看有点网吧的味道。
五人组合,三个在读学生,两个上班族,厨房瞬间被利用起来。那个高中同学下班早,又擅长厨艺,晚饭自己做,女朋友下班也能赶上饭点,我们三个晚上从实验室回来,煮个面、热张饼十分便捷,顿感生活水平提升不少。
最初的想法十分简单:等我毕业先在北京成长起来,然后选择一个二线城市定居。应对方式就是我和女朋友的户口分别落在两个不同的二线城市。
那个特殊的春节,我和同学都被困在家里,只能在家上网课,但补贴每月按时发放,待遇还不错。
五一我们准许回学校,已经接近学期结束无法开课,我和其中一个同学返回北京开始打暑假工,每天220元,单休,每月竟然有5760元的收入,在老家当公务员的父亲实际到手的工资也不过这个待遇,我有点欣慰。
进入研三,去留问题摆在眼前。一个同学女朋友在武汉工作,他毕业注定要回武汉签工作的额;另一个同学想回省城的国企;我和女朋友都在北京不着急拿主意。
“有工作机会咱们先留下来成长,然后咱们再去二线城市。”女朋友提出建议。
“也只有这样,反正长期在这里也不是个事,房价太高咱们也承受不起。”我也赞同女朋友的想法。
春招的时候,我得到了留在北京的机会——一家互联网公司给我抛来橄榄枝!
薪资待遇还行,税前24K,双休,公积金共12个点,年终奖看绩效。这待遇对应届生已经很友好,于是我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北漂。
办完毕业典礼,读研的两个同学奔赴各自的目的地,我和高中同学还有女朋友搬到一个通勤比较方便的房子居住,开启了真正的职业生涯。
房租在可控范围,我们三个人在一起还没有那么苦逼。
就在我和女朋友计划长期北漂的时候,我那个高中同学萌生了要离开的念头。
这个同学农村家庭出身,本科毕业就在省城打工,积累一年经验才到北京寻求发展的。工作上他很努力,生活也节俭,这几年工资和年终奖加在一起数目可观,可是真的要留在北京经济压力还是蛮大的。
慎重考虑的结果:这个高中同学果断离职,拿着积蓄和公积金回到县城考公,这笔钱在县城可以买一辆代步车和婚房的首付,压力不大,父母也轻松。
02同频共振
从校园恋爱到如今我和女朋友也走过了九个年头,婚事也被双方父母提上日程。
准岳父和岳母也通情达理,并且给我们鼓励:“先成家,后立业,房子往后面放放。”
婚后我们在郊区租了一套小两居,偶尔双方父母小住也相对方便一些。
半年之后,我和妻拿到了工作居住证并且取得购房资格。双方父母都表示支持首付,加上我们自己的存款首付郊区的两居室没有问题。
母校北京校友会软件学院分会上,遇到了曾经的师哥刘帅,他在北京已经站稳了脚步,本科毕业就到北京打拼刚好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级别长得快,待遇相当不错。
当我们谈起买房的时候,学哥分享了自己的感触:“刚开始父母帮助一部分首付,还款压力蛮大的,后来待遇变好每年提前还一部分,原计划15年的房贷目前已经还完了。现在排队摇车号,运气好的话再添一辆代步车出行方便。”
受到鼓舞,周末我和妻开始看房子,比较中意的是同一个小区两套两居室的房子:106平的面积,两室两厅双卫。
一套是飞行员家的,他们把客卫当成了杂货屋;另一套是老师家家的,把客卫装修成了衣帽间。两家卖房都是为了重新买学区好的房子,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刚结婚几年以后也会面临这样的困惑——这地方的房子不能买。
当时北京的房价也在跌,而且一个月和一个月的政策也有区别,我们的想法是:保存实力,静等上车的机会。
小区里最近开了一家健身房,我和妻都办了私教课,晚上去里面上课健身,遇到好几个同龄人:
健身房老板也是一名90后,北体毕业后在北京打拼几年看不到希望,回老家考察一段时间准备在那里发展,可是事与愿违:老家这方面的资源太少!
于是重新回到北京联系曾经的校友合资开了这家健身房,自己当老板兼教练,又聘请擅长武术格斗的同学来兼职,经营得风生水起。
上课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位大哥,比我年长几岁在阿里做算法,入职八年级别已经相当不错。供了一套大房子,还请育儿嫂带孩子,计划让孩子走精英道路:私立幼儿园开始——将来出去留学!
这份底气也是口袋里毛爷爷给的。
在这位大哥身上,我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继续留下来的决心。
其实,我们双方父母也很给力,在老家都准备了二套房,尤其是岳父岳母更是建议我们到那边发展,理由很充足:“我们这里地广人稀,生存压力不大。”
我的父母尊重我们的选择:“想谋求发展就在外地打拼;想过安逸的生活就回来,房子是现成的。”
既然选择在这里打拼,而且发展还行,目前我们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路使我们自己选择的,从小过五关斩六将踏过高考的独木桥,考到985大学,再去继续读研,同龄人都是同频共振的年轻人。
从一线换到二线城市,生活压力不见得能减轻多少;回老家根本没有考虑过,我们已经不适应那种慢生活,更主要的是裙带关系内心接受不了。
人都是向上走的,我的父亲通过个人的努力走出农村把家安在城里,我十年寒窗苦读有机会在一线城市生活,如果我退回家乡小城,我的下一代必定要把我走过的路再走一遍,吃过学习的苦再吃一遍,对孩子真的不公平。
路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一座城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那就不要轻易放弃,否则后悔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