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于老师谈朗读的重要性
于永正老师谈到: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每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鼓励,指导读好书,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
有人研究,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一篇课文朗读下来,课文的规范语言就基本上属于他了。学生学习课文,归根结底是学语言、用语言的,既然朗读能学得语言,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忽视朗读,不能因为应试把朗读边缘化,更不要说朗读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启迪他们的智慧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田若先生就提出了著名的“四三二一”语文教学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3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4条标准,占10%。他说:“语文课讲得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感到张田若先生说的正确。
二、让学生明白朗读的重要性
本周学生诗歌单元,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特点:1.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2.诗歌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3.诗歌常常饱含作者真挚的情感。
课堂上,我抽一名新生小东读课文,第一遍读得声音很小,磕磕绊绊,我鼓励他再读一遍。第二次的读,虽然声音有点小,但是已经非常流畅。我及时肯定小东同学的进步并再次鼓励小东读第三遍。这一次声音明显大了很多,且读出了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指导小东同学怎样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但是他在这三遍读中,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感受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在我让小东同学第二次读的时候,听到一位学生小声嘟囔:“别读了,净是浪费时间。”
这个说法应该是很多同学,甚至还有一部分老师的想法。当在课堂上遇到学生读不好的时候,不是想方设法引导他读得越来越好,而是选择让他坐下听一听读得好的同学,放弃了指导读不好的同学成长的机会,导致这一类学生不愿读书,甚至放弃读书,认为自己读不好,不是读书的料。
我没有在课堂上及时处理这个问题,而是选择在小东同学读完以后,再来处理。我想通过小东同学的进步告诉同学们,老师让小东一遍又一遍的读,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提高他的读书能力和水平。其实大家在听小东一遍遍读的时候,自己的朗读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因为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我让同学们选择:如果换做是你在读书,你选择当你读得不好的时候,老师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让你坐下,还是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你读好了再让你坐下。
所有人都选择后者。
话不点不透,理不辨不明。通过这样的交流讨论,大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了多读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接下来的朗读学习中,所有人都非常投入,积极的举手要求朗读,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三、朗读给学生带来了自信
小东同学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内心是忐忑的,读得小心翼翼。通过他的表情,我能够看到他的紧张。在我一次次地鼓励下,他读得越来越流畅,面部表情也慢慢舒缓,最终带着喜悦的心情结束了自己的朗读。
小刘和小王的声音很清脆,读起书来特别好听,但是对学习缺乏自信。在学习冰心的《繁星》时,让他们两个赛读。在读之前,我先单独指导他们读了三四遍。在班级公开展示的时候,他们俩的朗读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他们也由刚开始的扭捏到后面的笔直。
四、朗读给学生带来的灵感
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魅力,学习诗人独特的语言。通过诗歌的朗诵,学生不仅爱上了诗歌,还学会创编诗歌了呢!
课文内容: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仿写:
可爱(一)
母亲啊!
今天骄阳似火,
我只为你打伞;
今天狂风暴雨,
我只为你遮风挡雨。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广阔的操场,
走过的楼梯,
老师的讲桌。
母亲啊!
哪个人没有优点?
哪个人没有缺点?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那作业的荡漾(苦恼)?
月亮啊!
为什么你没有嫦娥?
为什么你没有玉兔?
为什么人类登上你后,
你还是那么失落?
母亲啊!
你像是一艘大船,
载着我驶向大海,
追寻海洋的奥秘,
探索世界的神奇。
自己整理、设计并绘制的小诗集:
赵众成小诗集封面 付佳珂小诗集封面 宋昱颖小诗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