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支小笔散文随笔散文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作者: 木叶丹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8:47 被阅读46次

火车缓缓抵达南京南时,轨道的两旁都是白皑皑的雪,作为一个几乎没有见过像样点儿雪的胡建人,不免有些兴奋。

办完事情还有时间,就在南京城再逛逛。这次是跟儿子一起来的,我把行程交给他来安排。十几年前,在他读小学的国庆节,我们曾带着他游过了南京的主流景点比如:明孝陵、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那次是我做的攻略,现在就等着他给我的惊喜了。

儿子给出的路线是鸡鸣寺、城墙、颐和路。这个安排深得我心,于是就由他带着我乘地铁去景点,他走在我前头,给我买地铁票,带着我这路痴的老妈倒车,时不时停下脚步等我,一如当年我牵着他的手,深怕在拥挤的人群中离散。从前是我牵着他,呵护他,如今是他领着我,关照我。走在这异乡的街头,我们的角色就这样转换了。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场不小的雨,一早前来倒也有几分诗中的意境,春节过后的工作日,鸡鸣寺的游人不多,著名的樱花还只有光秃秃的枝桠,大道尽头有几株梅花已然绽放,别具风姿。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来迟了几日,虽只剩下瓦片上的鸡鸣残雪,衬着黄墙黛瓦,还是有几分禅意。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拾级而上时,遇到一只肥胖的黄猫,仿佛入定的老僧,漠视来往的香客,也算是记忆深刻的鸡鸣一景。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从鸡鸣寺的后门通过一座名叫慈航桥的小廊桥可以登上明城墙。明城墙上可回望鸡鸣寺,可远眺钟山,可俯视玄武湖,脚底是迄今已近七百年的古城墙,斑斑驳驳,古朴沧桑,城砖也有些破损了,脚感虽然不好,但唯其如此,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历史的分量。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最是无情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鸡鸣寺这段城墙就是台城,据说不是韦庄诗中的台城,但是大家都乐意误会。在这里我遇到一群穿着汉服的小学生,那一瞬间,真有穿越的感觉。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走罢城墙,难免发思古之幽情。不由想起朱自清的《南京》一文“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他果然是深谙此道。可惜我往来匆匆,无法效仿。

离开城墙,前往颐和路。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片区上的民国建筑则是南京现代建筑的“样板区”,是民国建筑的经典。这里道路纵横交错,街巷干净整洁,建筑风格多样。走到这里,车少人稀,好像突然远离了喧嚣,突然安静了下来。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洋房都是大门紧闭,透过门缝看进去,院内路上落满了树叶,说不出的荒凉破败,看样子是闲置了许久。只剩下门口的牌子提醒我们这里的屋主曾有过的显赫。这曾经的使馆区、上层阶级的住宅区曾创造了民国繁华的历史,也隐藏了民国动荡的岁月。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此时春节刚过,春天还在来南京的路上,春风还未绿到颐和路,两旁的高大的行道树枝干虬曲,衬着阴沉的天空,更添几分萧瑟。我走在这幽静的路上,遥想这里曾经是冠盖云集、衣香鬓影,看如今繁华落去、人去楼空,不禁有几分感慨。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走累了,看到路口有个孤岛式的半圆形黄色建筑物,别具一格,想来应该就是金陵城里鼎鼎大名的颐和路先锋书店。果然如此。门口的两个牌子显示它的身份和历史:该建筑在1938年期间是南京日本宪兵司令部,1949年后为南京特别市第六区(今鼓楼区)区公所,现在它是充满了文艺气息的网红书店。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作为一个喜爱读读写写的文字爱好者,各地有特色的书店常是我“猎艳”目标。有些书店拍照的比看书的多,书店热闹不输景点,还好,那天书店客人不多,店里安静得犹如图书馆。挑一本书,要一杯咖啡,坐在落地窗的桌边,看看书再看看窗外,感受文字的魅力也感受这个城市的历史,有一刹那我有点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个吃完茶看过台城品过幽幽古味的朱自清,穿着长袍正从我窗外的这条路上慢条斯理地走过。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我虽不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但这些年来苦于家中书橱爆满,书籍无处摆放,慢慢改变了阅读方式,倾向于电子书,kindle就是我最佳的旅行伴侣,但是心里更认可的还是阅读体验更佳的纸质书,现在手边的这本龙应台的《地久天长》立刻就吸引了我,一杯咖啡让我精神振作,一本好书犹如醍醐灌顶。这本书让我回顾春节期间和母亲不多的几日相处,审视了自己做为女儿的不足,反思今后该如何更好的陪伴母亲,而眼前的几行文字,写的似乎又是做母亲的我和儿子的当下的这份感觉:

“”两个人外出旅行,脱离了原有环境的框架,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开阔的空间。这时的朝夕陪伴,并肩看向窗外,探索人生长河上流动的风光,不论长短,都是最醇厚的相处、最专心的对待”。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此刻,儿子就坐在我的对面,也在翻阅他选中的书籍,自从他高中住校开始,到现在我们已有多久没有这样亲密同行这样朝夕相处?我还能拥有多少这样珍贵的时光?就如父母和我的交集,是在我成家前;而孩子和我们的交集,也正在逐渐缩小。每个人都先要经历自己的父母从年轻变得老迈,从老迈变得枯竭,最后走到终点;然后,我们每个人重复一遍,褪去少年模样,做人父母,变老,死亡……

这一日我行走在这个纸上熟悉现实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它的前世和今生,停留在这个有历史感的书店中,顿悟了“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

人生如远行,有来路亦有归途。

相关文章

  • 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火车缓缓抵达南京南时,轨道的两旁都是白皑皑的雪,作为一个几乎没有见过像样点儿雪的胡建人,不免有些兴奋。 办完事情还...

  • 旅行系列手账:行走南京

    入水彩坑8个月,入手账坑3个月,昨天在另一个平台上收到被认证为“插画达人”的升V通知私信,特别激动,这大概是对努力...

  • 行走南京

    路过这座城市的人很多,有结伴的朋友,情侣,闺蜜,独行者等等,每个人都为这座城市停下了脚步,也许只有短短的十几二十几...

  • 行走南京

    走在街上,看到街道两旁的梧桐树,我才恍然原来此刻我已是在南京的街头了。这座令我魂牵梦萦的城市,这座被誉为“六朝古都...

  • 行走·南京

    2015/10,5

  • 行走南京

    DAY1 4-27 FRI 北京-南京 G113 8:50-13:07 6出口进地铁南京博物馆(明孝陵步行15-2...

  • 南京之三

    石头城咏石 无才补天空高洁, 沧桑历尽恨几多。 红尘不洗劫后事, 悲欢断处任蹉跎。

  • 旅行~南京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物是人非,我本不是那么容易煽情的人,却在时光荏苒、成长岁月中,明白了什么叫做冷暖,什么叫做善恶...

  • 行走之南京

    算算距第一次去南京都快20年了,那时学校毕业不久,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对生活充满了无畏的热情,别人说好的就一...

  • 行走南京(二)

    一直对南京这座城市,有着莫名的情愫。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是就觉得这是座必须要去的城市。 原先的行程被朋友的突然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手记之三 行走南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uo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