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作者: 诗源怀冰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02:00 被阅读7次

这篇故事主要说的是黄帝两次求道广成子。

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第一次黄帝求道广成子的时候,广成子明确指出黄帝还没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大自然的规律都被打乱了。广成子说道:“尔治天下,禽不待侯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何足以语至道?”这次没有结果黄帝回去反省自己去了。

三个月后,黄帝第二次来求道。这次求道黄帝的态度更加的谦卑了,膝行而前。这次广成子满意了:“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而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我道者,上为皇;失吾道者,下为土。将去汝,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翻译过来是:最高道所生成的精气,是微妙难寻的,看不见也听不到,在静中润养你的精神,那你的身体将自然的端正起来;让内心保持清静,不过度劳累你的身体,不耗损你的精气,就可以长生了。谨慎地守住内心,不起贪念,不受外界的干扰。如果过多的追求外界的知识,你的内心就会败坏。我只是守住自己的道,让生命始终处于和谐状态,所以现在一千二百岁了,形体还没有出现衰老。得到我道的人,才能做个合格的统治者;不遵循我道的人,最终成为尘土。我将要离开你了,进入无穷之地的大门,遨游于没有边界的原野,与日月的光芒一样长久,与天地一起常在,人类都灭亡了,我还独自存在。

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这里葛洪通过广成子的口讲述了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得和通过自身所修炼的道相结合,达到修身和治国一体发展。其修身的要点是守其一,处其和。要想做到除了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还得无劳而形,无摇尔精。广成子的这篇文章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这两段文字基本相同。应该是葛洪摘录«庄子»一节中的,其在«庄子»中描述的更会详细。

广成子在道教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代的道经«太上老君开天经»就把广成子当做太上老君在黄帝时代的化身: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息阴阳,作«道戒经»道经。意思是在黄帝时代,太上老君下凡为黄帝老师,号曰广成子,根据阴阳的消长变化,作了«道戒经»一书。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广成子是道教玉虚宮元始天尊门下,住在九仙山桃源洞,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多识帮助姜子牙出战,曾和太华山玉霄洞赤精子共同救下殷纣王的两个儿子,破了金光圣母所摆的金光阵等。

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相关文章

  • 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这篇故事主要说的是黄帝两次求道广成子。 第一次黄帝求道广成子的时候,广成子明确指出黄帝还没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大自然...

  • 道德经 大道之源 广成子传授给黄帝《自然经》

    古籍记载: 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 《庄子·在...

  • 道德经 黄帝问道广成子 译

    《神仙传》里记述广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住在汝州西南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黄帝听说后曾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

  • 《黄帝外经》——阴阳颠倒篇第一

    黄帝问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谓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遣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

  • 《黄帝外经》之二《阴阳颠倒篇》

    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叹广成子之谓天矣。退而夜思,尚有未获。遣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广...

  • 自然经

    广成子 广成子,黄帝时期汝州人,住临汝镇崆峒山上。为道家创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

  • 疯神演义(7)火灵圣母欠钱不还

    这一天,火灵圣母急急匆匆地去找广成子了。 火灵圣母:“广成子,我有急事儿!” 广成子:“火灵圣母,有什么要紧事吗?...

  • 疯神演义(15)口水(下)

    话说殷郊跟着师父广成子来到了昆仑山上。殷郊趁着广成子睡觉的时候翻起了广成子的袖子,发现里面有一个巨大的印章。殷郊觉...

  • 科幻小说|东方华尔街-7

    科幻小说|东方华尔街-7 问道广成子 广成子忽然开口问玄极子:先知男孩现在怎么样啦? 玄极子说:他正在闭关之中,已...

  • 拜 读 《 封 神 演 义 》 有 感

    昆仑诵庭朝夕间,人道不觉过千年;子牙榜封三六五,神仙故事世代传。 拜 读 《 封 神 演 义 》后感慨万千,怎奈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神仙传·广成子》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v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