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杭州是大学毕业那会,那时候父亲也是从海宁来到杭州,跟亲友一起合伙创业。初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我,以为江湖就像钱塘江和西湖一样,只知江湖风景这边独好,也便热闹也乐此不彼的游览一番,还专门研究了摄影,周末就去欣赏杭州城的艳丽。然而那时的我,并没有知道生活的艰辛。
杭州的本地人日子过得很小资,甚至可以收着房租就可以过上不用上班的日子,我们的周边都是外地的人,有一年过年没回老家,周围空荡荡的,连个买菜的都没有了。
后来有点小插曲,我职业上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空白期,多亏了那一条狗,陪我一起度过白天黑夜,陪我看门前人来车往。杭州的交通很是拥挤,总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汽车后来也是摇号限号的,所以杭州现在有很多的新能源汽车。
后来离开了杭州,因为一个外地人在杭州生活的压力,被迫选择了小城市发展,再次来杭州,感觉往事历历在目,我依旧还是点了一份东坡肉,看看还是不是那个味道。吃着东坡肉我不禁想起王安石变法和乌台诗案,想到他被贬为杭州水利做的贡献,想到他如圣之和者柳下惠之风,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豁达。我也怀念以前的片儿川的味道,好像其他地方的片儿川都不正宗。
以前住的地方拆迁了,本地人换了新房,外地人继续挪窝搬家,本来混熟了的邻里又都各奔东西,各自寻找住所。
记忆中的风景是最好的,所以不要故地重游,我没再去西湖,抽空去了看了一下为G20峰会准备的钱江新城灯光秀,不知道什么时候拔地而起了高楼,所有的墙都是显示屏,到了晚上,配上音乐喷泉,满大楼的播放着中国的特色。这几年科技的进步真是飞快,有人预测,以后的房子都像这个灯光秀一样,所有的墙都是智能显示屏,所有的瓦,都是太阳能板。滴滴的无人驾驶车已经在城市路上试运了5个小时,机器人小镇在默默发着光,新未来还会远吗?我们会被时代抛下吗?将来的00后,10后就像我们90后看待60/70后一样看待我们,无论未来怎样,我们都要继续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