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ss C.
借由年末回顾与年初展望,网生环境下技术和内容的讨论又再次搬上了台面,说起来倒源于对字节跳动以及今日头条行业定义的有关讨论。在与今日头条工作的朋友闲谈中听闻,他们从一而终得将其公司定义为互联网技术公司,坚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以内容分发为立足之本。换句媒体界通俗的话说,今日头条与新媒体并不沾边。
实际上,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一鸣早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扬言今日头条平台上有75%的内容来自于自身创作;多个卫视在年底招商会上都将今日头条纳入了全平台账号矩阵;今日头条已独立推出社交产品「飞聊」,正式撬动互媒板块。
在种种信息覆盖之下,作为自媒体的1号再次陷入了互联网与新媒体行业归属的迷茫之中;或者更具象和通俗一点,在这个所谓重新定义媒体的时代之下技术与内容的主导之争。
特别是在1号了解到许多当下的新媒体、PUGC群体以及互联网择业者或从业者都面临着相似的困惑时,1号便不再把这一争论看作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是大胆地重新发问:技术是否真得引发了媒体界的变革?并希望借此文,重新解构和梳理互联网思维、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工具三者之间的定义和关系。同时提供一个集中探讨的机会,分析技术的价值观、用户至上的思维逻辑和内容产品发展的未来。
今日头条的传播学逻辑:互联网OR新媒体?
想要试图解决这个命题,首先要在媒体传播(注意不是传播媒体,后者仅指媒介载体)的范畴内理清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概念、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与算法的介入是否改变、以及怎样改变各个产业链上的作用环节。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概念可以结合起来相对分析。
新媒体,或者自媒体,是有别于过往媒体形式的媒体。它作用于互联网之上,以技术作为底座,以用户构成平台,以传播形成媒介和扩张。宽泛点来说,任何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上具备传播性的载体都可以称作新媒体。互联网在这里既可看做一个实体平台,亦可视作一种思维。而新媒体是在互联网思维基础之上催生出来的媒体形式;也有人将此概念扩充,将新媒体定义成为一种万物皆媒的环境。
由此来看,新媒体与互联网既可独立存在,更可交叉并存,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营文化产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因此,拥有今日头条、抖音等文化产品的字节跳动既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一家以技术作为发展底座的新媒体单位。今日头条新任CEO陈林也曾在2018年11月17日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上明确表示,今日头条生态升级的背后,是整个(数字)内容产业的升级变化和对于价值概念的认同。
同时,主打专业化内容分发的今日头条已经通过技术的运用对信息交换上的生产、传播、互动三大环节逐渐介入,从而不断巩固和扩大平台建设,进而向BAT的全产业链与大型平台建设发起冲击。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已于2018年10月底完成30亿美元(约234亿港元)上市前的融资,或将以750亿美元的估值于明年赴港上市,今日头条也已成为科创板争取的主要目标之一。
技术+媒体/内容=?
伴随着智能手机端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从门户网站代表的WEB1.0时代,到互动端博客代表的WEB2.0时代,再到现在以今日头条代表、数据智能推荐引擎的WEB3.0时代,技术在这个创新驱动的生态演进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它以颠覆传统搜索引擎的方式建立起读者(用户)与信息(产品)的全新连接方式,通过内容过滤等环节的纳入拓宽了人们对于媒体的定义和认知,同时促进着传统的广电媒体进行融媒体改革和与新兴媒体的生态系统的对接。
传媒赛道的起终点因此不再单一与受限。美国《连线》杂志曾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一定义,形象地描绘出技术作用于传统媒体并将其改造成为新媒体的过程。
这也进一步辅佐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为什么同样以去中心化为核心概念的大数据,能够良好且灵活得适用于信息发布者,并且同样是分散的新媒体平台之上;另一方面,为什么在海量信息之下,应用算法的定制化内容分发能够突出重围、以内容需求端之名与内容生产端抗衡,进而促进文化产业从传统的内容思维向产品和技术思维转变。
人工智能与算法作用于今日头条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呈现就是个性推送和定制化新闻呈现。1号将今日头条这个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产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内容产业内的爆款总结为以下两大原因:
一方面,广告商为技术买单。
信息流广告实现了规模化的精准分发,将广告真正打造成为一条有用的资讯。今日头条还能进行不感兴趣标识,避免只能在外面新闻列表中进行喜好标识,可以更好的搜集用户喜好信息,创造更为友好的用户体验。
通俗点来描述「精准营销」,就是在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的作用,让资讯(广告)变得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喜好。这也就是为什么今日头条能够以中国全平台新媒体账号矩阵的代表深深打入影视行业,频繁出现在各大卫视平台招商会的新年规划中。
图片来源:巨量数据另一方面,用户为定制心理买单。
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内容生产更加碎片化,丰富的资讯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从下手的迷茫,因而形成信息过剩的整体布局,激发了用户对于事物的支配和掌控欲望。用户们也会更渴望获得个性化的定制页面,使得用户(兴趣标签)在资讯(内容)和用户的手机(移动的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回到小标题「技术+媒体/内容=?」的命题,1号给出的回答是,人工智能与算法的介入丰富和复杂了原本两个相互独立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总结互联网思维是如何作用于媒体,就是淡化生产的角色,使得用户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同时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界限逐渐模糊的过程中,将媒体塑造成为技术的服务者。
未来的方向
关于「未来」的命题被频频提及,显然是因为在技术进击之下原有的媒体和媒体人的生态受到冲击和威胁。在具体讨论这两个问题之前,1号需要先梳理一下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系统存在的负面争论。
是争论,而非争议,是因为存在在今日头条背后的是整个产业内对于技术价值观问题的不定论。特别是当媒体称为技术的服务者之后,技术的价值观就是媒体的价值观,进而上升为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
尽管在2016年著名的快播案中,「技术中立」原则被反复提及,也曾有大批人支持技术没有价值观的观点,但是在1号看来,有或没有的讨论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确认,当技术直接产生价值的时候,用户的价值观能够在技术的影响下被重新塑造。
在信息流的支持下,内容数据系统逐渐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版权问题和广告伦理问题。而这二者本身其实就是对于「今日头条」本身性质的争论。
张一鸣曾明确表示今日头条在作为技术客体的角色中,并不涉及主观选择和利益分配,完全承担的是媒介的功能;但在2017年与腾讯的网络转播版权纠纷案中,今日头条虽为其导流服务进行争辩,但仍以27万元的赔偿败诉。尤其是当今日头条开始迈入内容生产板块的时候,对于内容和版权的尊重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自身产品在算法推荐系统下流量权和平台的分发则需要另加考量。
至于广告伦理问题,第一,由于技术缺陷可能形成的广告诱导和信息骚扰;第二,标题拥有决定权,资讯界「不得已」屈从于技术处理和判断后的流量至上原则;第三,只通过兴趣推荐获取资讯容易形成「信息窄化」,用户的认知会越来越狭窄。
针对这一类问题,今日头条也在做出改进。2018年1月,今日头条大规模增加内容审核编辑的招聘数量,以增加人工审核的方式平衡机器自动生成的不可控性。通过这一举措,我们能够断定,技术可以左右内容,但当下的内容产业链上机器无法完全取代人工。
基于这样对于媒体和内容行业的判断,重新回到对于未来方向的讨论。
1号并不赞同媒体界的内容决定论,因为内容依靠平台,平台的进步由技术主导。但同时,如今的人工智能依旧在从数字表达到语义表达的学习和探索之中。尽管技术能够有助于最高效率地放大价值的传播速度,但以数据为唯一判断的人工智能不能完全承担得起优质内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也无法拥有自己稳定的受众和粉丝,那么粉丝运营与转化也就都无从谈起。
那就媒体本身意义而言,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价值是媒体和信息的核心。拥有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和判断能力的媒体人不会被机器完全取代。
作为服务于媒体平台的员工,所有的媒体人在坚持新闻初心的前提下,需要学会与机器配合,准备进入到一个人与机器互相帮助与学习的可预见的未来。人与机器谁更聪明,暂无明确证据支持和定论。但是机器的确能够帮助人挖掘和释放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技术重新定义产业,是必然的。
1号结语
以今日头条行业归属性的有关讨论,1号借由此文一则缓解业内新媒体同行有关生存空间与未来方向的情感焦虑,二则通过对互联网思维、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工具三者之间的浅层梳理系统审视当下多元化、碎片化、甚至粉尘化的媒体环境。
1号学术板块近期频频推出有关如过滤算法、竖屏等技术相关的学界分析。可以看到的是,商业环境下用户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是很高的,我们既需「对抗」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亦应借由技术拓宽媒体空间赛道。AI和云计算已大规模应用于营销发展,品牌价值需要寻找到最为独特的个性,从而构建出更具全面的网生平台与创作环境。
技术进击已成定局,你预见的未来,又有怎样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