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傅雷是在《建国伟业》,蒋介石政府已经摇摇欲坠,蒋介石在屋内慌乱无助的喊着傅雷。一直以为,傅雷是与变乱中的其他一些作家一样,各种原因自己卖命于蒋政府。违背道德信义,文人原则,将笔锋指于无产阶级。对之有一个观点,其实并不是所有选择国民政府的文人都有错。正如胡适,只是他看错了政府,以致他的主义与美好难以实现。《傅雷家书》毕竟不是一个自传,而是傅雷与儿子傅聪的通信。
刚读一些,饱含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希望与叮嘱,以为傅雷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管他什么主义与制度,我是一位文人,凭自己的才识与知识挣得费用,儿子成才,家庭富足即可。傅雷给我的第一印象仅仅是一位文笔出色的文人。而实际的深入阅读,发现自己全错了。傅雷在于儿子的通信中,深切要求儿子多描写外国的生活与思想,而傅雷也多次描写国内的底层的困苦的生活状态。傅雷关心着社会,忧虑着民族的发展,是一位有责任,民族意识的文人。
未读《傅雷家书》之前,只知道傅雷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致死。。选择国民政府,这样的死也算“咎由自取”(原谅此话的冒犯)。但是,傅雷在建国后,对国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表示了赞扬,而且傅雷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其中找到多种内心的共鸣,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而且在信中多次向儿子解释并要求学习。所以,文化革命中迫害实属冤枉。文化大革命不值得用一个正确的真理的标准去评判。也可见,评判一个人不能主观臆断,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真实素材上,否则,对己对历史都是一种不负责任。
《傅雷家书》最鲜明的主题是父爱与母爱。傅聪刚去欧洲,傅雷叮嘱其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与人民,提醒着一些西方的文明与礼仪,以及与人交流的细节与建议。傅聪刚成年便步入一个完全新的社会,父母最担心是儿子傅聪是否能够适应,能否表现得当。随着一次次的演出成功,傅聪成名了。父母当然是对儿子成绩的自豪与欣喜,同时也警戒儿子出名了更要戒骄戒躁。傅聪开始人生的恋爱与感情,父母与傅聪交流者恋爱观,提醒傅聪一定要认真负责对待。傅聪成家,遇到家庭矛盾,父母在信中调解着。在一次信中,傅雷提到要做傅聪的舵工,指引着儿子在人生道路上正确的方向上前进着。儿女们在人生最好的年纪努力前进,父母们回头望着儿女,不辞辛劳地用丰富的人生阅历提醒着儿女们。这就是父母的爱的最简单而自然的表达,要对得起这份爱,父母的叮咛要听取;这也是生命的一份彼此间默契的馈赠。只是可惜,这份馈赠不曾深究当事人,是无私的。
参照傅聪与其父母通信中变化的一个过程,想到天下父母一个共性的过程:等你上了高中,我就享福了;等你考上大学,我就享福了;等你找到工作,我就享福了;等你找到女朋友结了婚,我就享福了;等有了孙子,我就享福了····而实际上父母的操劳并非一张定期的存单。父母们在有了孩子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生活其实是为了儿女们过的。生活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儿女:我们父母都很好,喜乐悲哀由儿女。
读《傅雷家书》想到天下父母的一个共性品质: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傅雷为傅聪安排老师,在其在欧洲时,不顾自己身体的劳累,翻译并寄送一些音乐家的音乐感悟技巧等。而与此同时,父母的内心又是矛盾的,既想儿女在成龙成凤的道路上多些坎坷与努力,又怕儿女受伤太多,太过劳累,伤了身体与健康。傅雷并不相信一帆风顺、一劳永逸的人生,却在儿女的道路中期望这些是存在的。父母把现实留给了自己,把一切美好都寄托给了儿女。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不能保证是最多,但一定是父母在其所能给予的能力范围内最好的。
儿女是父母一生的牵挂。这样的牵挂在傅雷父子的信件中体现的尤为细腻。傅聪在波兰演出,傅雷就着波兰地图看了一遍;最了解儿女的是父母,父母了解儿女的每一个习惯,正如傅雷提醒傅聪要改变一些诸如花钱毛手毛脚的不好的习惯;虽然长久不能相见,傅雷常看傅聪弹的音乐的乐谱;傅雷夫妇会反复听傅聪录的音乐唱片,反复读傅聪的信件,而且不管多少次的阅读都能有极大的满足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