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这本书放在我的书架上很久了,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霸占了各大书店的畅销书位置,只见书店一排排红色的封面,都写着成事,成事,成事。个人却一直无力去翻动它,因为书籍内容包含着众多文言文,而且是一条条的,没有框架结构,不解其意,阅读甚难。就这样《成事》就被慢慢的湮没在了我的书架里,我想一本书跟你有缘他总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你再次与其产生联系,再次让你与作者相遇,这本书于我就是这样。
前不久,先后读完了张宏杰的《曾国藩传》与《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对这个近代的老头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从各个角度认识了这个有血有肉的老头,让这个近代的圣人慢慢的立体呈现在我眼前。读完了明白了一个道理,天赋异禀,大多数人想想就行了,那些个七岁能文能武,一出手就是经典,整个直播一场就能挣千八万的人属于望尘莫及。也明白了世上有一种凡人是可以学习的,有一种成事的方法是可以效仿的。
于是我翻开了冯唐的《成事》,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跟着冯唐从曾国藩身上学管理。用冯唐的话来说,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炼。
管理自己: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三观,自己的工作平衡;
管理遇到的事儿:遇到事儿了,如何围绕问题,如何收集信息?如何验证逻辑?如何设计方案?如何进行沟通?;
管理团队:如何统一思想?如何调和矛盾?如何激发团队精神?
这些问题统统能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修炼的痕迹,从他身上摸索到属于你的答案,那就是曾国藩!
冯唐就干了这件事,冯唐更是将曾国藩的方法融入了自己几十年的管理工作生涯,不说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在我看来至少他是获益匪浅的。对于曾公的嘉言,作者用他轻松精简的话语娓娓道来,每一句都来得很随性,但是又能精准的击中你的神经,让你为之一震。一句轻飘飘的“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更是被作者运用得出神入化。
譬如作者认为成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明。第一要指出的是,在成事的诸多要素中,如果排除“命”“运”等非自身要素,“明”是第一重要的元素。临事,“明”字为第一要义。现代汉语中和这个“明”字接近的词汇是“智慧”。
“明”字有两层意思:高明和精明。
高明是指有大局观,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特定时代、特定心性,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处理的原则,类似佛教中的“觉”。有了觉,超越了无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能高明,能见山河之旷远、人心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色,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精明是指有精密度,调查研究获取足够详尽的信息,不想当然,多方推理、反复论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不拍脑袋。能事事求真、求精、求准,俯下身段,实事求是,从不“我以为”,从不走捷径,也就渐渐变得实在,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高明是大处着眼,精明是小处着手。做事没有真正的捷径,于高明和精明两个角度反复做实事,反复磨炼心性,就是捷径。
作者更是用现代麦肯锡的管理学理念验证了曾国藩在管理上的牛逼,麦肯锡的方法论,在曾国藩身上看到了实践。麦肯锡的信任公式,被曾国藩高度总结践行了,包括麦肯锡的育才理念在作者的眼里也与曾国藩不谋而合。
家庭方面作者也是干货满满,不像那些个聒噪的畅销说讲一啪啦的理论,譬如育儿上作者结合曾公的理念轻轻的给了六个字,方向,见识,毅力。有质有恒,慢慢必然有识。那些连孩子早起都培养不好却天天嚷着让孩子出国留学长见识的父母,还是别奢谈让孩子成事了。
作者的语言就是这样的有杀伤力,手里有刀,心里有佛,脚下有闹市,心里有山水。不跟风,不盲从,自己同意就赞,不同意就扇。
暂不论从圣人身上学到多少,在这阅读的路上能遇到这本书,能对话冯唐,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记录与分享的事。读完了留下了一个字勤,不错了,能再多记得一个恒,可能就收获颇丰了。易做的事,都是小事,易读的书,都是简单清浅的书啊。看多了网上的真善美网文,可能你就看不动经典了,给你的注意力留一点空间用来管理人生吧,用余生成事!
20200919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