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妈妈照常去跳广场舞,洗碗的活交给老爸。明天周末,不用给孩子上课,我拉了件外套,陪妈妈一起出了门。初秋的晚上,有丝丝的凉意,迎面吹来的小风抚得人有些沉醉,酥酥的。我挽着妈妈的胳膊,走在街道上,和迎面走来的熟人打着招呼,不一会就到了河边小广场。
音响里飘来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一群叔叔阿姨,正跟着音乐动起来,旁边围着一圈人看热闹。偶尔有人散步经过也会停下来看一会再走。虽然有阿姨免费教跳舞,不用自个掏一分钱,围观的人,还是不太加入跳舞的队伍中来。小城晚上的娱乐不多,有点基础的就跳跳舞,没有的,就直接每天遛弯,所以看别人眺广场舞到成了一项娱乐。
妈妈迅速加入跳舞的队伍里,我这个懒家伙就不想走了,在旁边的长凳坐下,看着妈妈跳舞。队伍有6排7列,估摸了一下,大概40多人人,大部分都是女性,7、8个男性。其中有个男性跳得特别好。一般男性更喜欢遛弯,不太爱跳。我爸就是,每天洗好碗,出去遛达溜达,偶尔看他们跳跳舞,就是不爱加入队伍中。能调并跳得那么好的实在难得。
图片来自网络一场音乐之后,队伍里的舞者四散开来,正准备问妈妈队伍里跳得好的叔叔是谁呢。“小艾也来啦,陪妈妈跳舞?真孝顺”一阵清脆的声音漂来,定眼瞧来原来是我家老房子的邻居王姨,身边的王叔,竟然是刚刚跳得比较好的那位叔叔。我不经赞叹起来,“王姨王叔真是越活越年轻,我们年轻人都比不上你们啊。王叔刚刚舞蹈跳得特别好。王姨,你现在的精气神可真好,不像……”差点说漏嘴了,“不像前些年气色那么差是吧?哈哈,得益于你王叔现在理解我。”说完,王叔会心一笑。“我们还去溜会弯,改天让你妈带你来我家玩,回头和你聊啊,我们搬到城南了,你妈知道的。”说完王叔王姨接着遛弯去了,空留我在原地发愣。
妈妈拍拍我的肩膀,“想什么呢?想王姨的事啊,惊讶于王姨王叔的变化?”我点点头。
自从我家把老房子卖了,换了新房,我就没见过王姨他们。记忆中的王姨,时常和王叔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倒不是因为夫妻两之间的矛盾,而是大部分都是因为王叔的家人引发争吵,尤其时回趟老家,或老人来趟家里。那时,听王叔抱怨,你就是容不得我家人,我帮我家人怎么了,你个女人咋就不通情达理呢,更多的时候,王叔是一言不发,不搭理王姨。王姨在叨唠,嫁给你,你家人就没给我当做家里人,总觉得我配不上你,你应该取某某某;我养了个闺女,你几个兄弟都有儿子,就说我家没后,难道女儿就不是人;你读了书,兄弟几个在老家,帮帮他们是情谊,但家里老的小的,都觉得我们帮他们理所当然,还老觉得帮得不够多,就说我怀闺女的时候,你上班工资不高,我给人家洗被子,赚点钱,还给老家了,谁又理解,只觉得你拿工资,赚钱容易,可是,他们又哪知道我们的付出。有时王姨,说着说着暗自流泪。那时,我小,不懂,只是觉得家里来老人后,他们就吵,一定是王姨不贤惠,不喜欢家里老人,才会招叔叔不满。
图片来自网络“闺女,我们边走边说吧。”我挽着妈妈的手,听妈妈慢慢道来。
“还记得小时候,听到你王叔王姨时常拌嘴吧,尤其是他们家老人来了或者回了趟老家。你王叔家是传统的大家族,倒不是说有钱,而是人多、吃饭的多。我们那年代经济条件都不好,每家孩子又多,生活自然苦些。王叔爸妈是典型的农家人,勤快,晚上都卖力了干活,养大几个孩子真是吃了不少苦。那会,你王叔想读书,但家里条件不好,就想着法儿赚钱读书。他和同学拉水果到山里人家卖,山里人拿柴换,然后又把柴拉到城里买,就这样赚差价。再加上父母凑一点,硬是上完了高中,后面上大学学校给补贴,你王叔还会省一点回家给弟弟妹妹买吃的。”
“出来工作后,没多久你王叔就跟你王姨认识了,慢慢的也算交往了。那时你王姨替自己父亲在一家单位上班,不是正式的。而当时,有一个领导的女儿很喜欢你王叔。看到好人家,家里父母总是想着儿子有个人帮忙提携,自然是赞同王叔和那领导女儿的婚事。王叔只能悻悻的跟你王姨分开。你王姨年轻时还是蛮泼辣的,直接闹上门去了。王叔的家里人虽然希望儿子跟领导闺女,但也是个讲道理、重面子的人家。见人家姑娘都跑上门了,儿子也认了那姑娘,慢慢的也就默认了他们的婚事。”
“又处了一段日子,你王叔王姨两个人领了证。他们住单位房子里,时常回老家或者老人去他们那走动走动。王叔家里人,不是很认可你王姨,觉得你王姨泼辣,脾气不好,不像传统的人家女子贤良淑德。虽然平时在你王姨面前王叔给家里人钱,但你王叔办事时从老家经过偷偷塞钱给爸妈,更让家里人觉得好像你王姨不愿给家里钱,嫌隙就在默默埋下了。”
图片来自网络“听你王姨说,她怀你王菲姐的时候,你王叔上班收入也不高,家里开支又大,你王姨就求着你家给点活干,帮人家洗被子,1毛钱一床。那会老家要给兄弟几个盖房子,家里老人来筹钱,你王叔还借了钱给老家,王姨也把自己辛苦洗被子的钱都给了家里,而家里人觉得理所应当,兄弟之间就该这样,你王叔的爸妈和很多父母一样,当做孩子小的时候一样,每个孩子都应该平均。而你王姨,就很气恼,老人拿自己小家的钱,补贴大家,自己家出力,最终还不讨好,老被认为理所当然,心里特别不舒服。而你王叔又不会说话,不知道哄一下你王姨,反而怪你王姨不通情达理,对自己家人不好。这样两人就时常僵持着。话说,你王姨心肠好,但嘴直,有什么都说出来,不会拐弯。”
“你知道的,你王姨王叔就生了一个闺女,因为计划生育,那时城市户口只让养一个孩子,自然,就没了养儿子的可能。没儿子也是你王姨年轻时的一块心病。家里兄弟姐妹家家都有儿子,唯独她家没有,而农村人都有养儿传宗接代的理念,自然有人说你王姨家没人继承香火。家里老人虽一辈子勤勤恳恳,不是什么坏人,但也是农村顽固思想,自是觉得孙女不是孙子,总少了点什么。你王姨就很生气,难道女儿不是人。”
“慢慢老人年纪大了,一个儿子家待一个月。到王叔家的时候,老人住不惯城里,王叔王姨把老人接到单位老房子里住,白天王姨把饭送到老房子,或者买菜送过去。偶尔,也和老人一起做饭吃。秋天夜晚老人觉得有点凉,又没有去拿儿媳妇放在衣柜里的厚棉被,给冻感冒了。后来老人给亲戚抱怨儿媳妇家不给厚被子盖,弄得自己感冒了,感觉老了好可伶。亲戚为老人打抱不平,埋怨王叔,怎么这样对老人。王叔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是自己和媳妇一起把厚被子放到柜子里,想着老人冷了晚上加盖的,怎么成了自己不孝不给老人被子盖了。想想当时要是没拿被子,媳妇拿的,大概你王叔要责怪王姨对家里老人不好了。你王叔慢慢发现自己曾好多次一样的埋怨你王姨,最重要的是没自己没有当好沟通桥梁,让家人增加了对你王姨的误解。你王叔的父母,由苦日子过来,那时候吃东西啥的都是别人一遍又一遍的叫你吃,自己才好意思的去吃。后来生活好了,还是当做年轻时一样。不像现在年轻人,要什么直接自己拿,或者说,而老人有时是不知道怎么说的,心里想,嘴里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初你王叔要是直接把被子递给老人就不会有这些误会了。”
图片来自网络“两人争争吵吵的这些年,也慢慢过来了,前些年你王菲姐在省城嫁人了,家里就你王姨王叔。有次,你王叔爸爸生病住院,其他几个兄弟来看看就回家了,基本上都是你王叔王姨在医院照顾。几个兄弟也没说什么,大概也是觉得你王叔王姨照顾应该的,毕竟他们条件好一些。你王姨忙上忙下,不知怎的,太累了,直接晕倒在路上。你王叔慌了,赶紧把你王姨送到医院,好在没什么事,看着你王姨有点泛白的头发,你王叔下意识的和你王姨说:对不起,这些年让你为我受苦了,我还不理解你,老埋怨你。”
“慢慢的,你王叔思想转变了好多,尤其是女儿再三叮嘱要照顾好妈妈。你王叔不再是老家有什么事要帮忙,就下意识的认为你王姨不通情达理,而是和你王姨商量,你王姨也都支持,慢慢老家人对你王姨的态度也变了。你王姨的心情也好多了,下班回家,晚上都和你王叔来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你王姨退了两年了,王叔还有两年也就退了。你王姨还说,你王叔退休后打算带她去旅行。你王姨和我感慨:‘老着老着,还来着第二春,哪里会想到老王能够打心里理解我呢。在一起几十年,从来都是他家人、再是我,我就是一个外人,这两年,我在他心里才是真的家人啊。’”
听妈妈讲完,仿佛看到了王姨这些年的不易和辛酸,何止是王姨呢,像王姨这样,结婚几十年,甚至到死都被老公当做外人的人真的有很多。祝福王姨,第二春长长久久。愿每一个家庭,家人之间多谢理解和沟通,不要等到老了,才明白过来,有些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