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你的专业领域有哪些无奈的事?
我的专业领域是:新闻。
我先给下面观点的划分个限制范围,这里提出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于社会类政治类财经类等与民生相关的新闻专业媒体而不是娱乐类媒体。
作为新闻专业的人来说,最无奈的事应该莫过于所谓:“铁肩担道义,辣笔生文章”这样的职业荣誉表述。十年前这可能还算是大部分民众常常用来表示对“无冕之王“的认同的赞扬之词。而现在,连新闻晚生里都少有敢自称有此“雄心壮志”的人了。不仅普通民众眼中的“无冕之王”光环不在,就连业内自身从业者也满怀失望。不敢说的,不能说的,说不出的,说了等于没说的,说完有“后果”的时候,超出一般大众的想象。
一个业内朋友曾经提醒说:“刮台风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关好门窗,穿好雨衣,打好伞,别出去,别被淋透了。但要坚持心里有道彩虹。”这个比喻让我深以为然。
记得刚上大学有次跟同新闻专业的同学在qq空间日志评论下斗嘴,现在回看觉得大家语气都挺幼稚的,嗯~还专门回去找了找。
在自己的新闻专业领域可能有哪些无奈或悲哀的事?
我日志大概讲这个的,讲新闻记者自杀现象吧。
然后同学评论这样的。(学这个专业得更注重保护隐私选择了马赛克同学。可以看出由14开头的同学评论,x结尾的同学以及寿字结尾的我自己反攻。)
在自己的新闻专业领域可能有哪些无奈或悲哀的事?
记得当时是因为老师在课堂上感叹记者“无冕之王”光环不复,早已名存实亡,千万不要再自称自己是无冕之王。
老师也曾在讲报史的时候说,认为纸媒将亡。在黑板上写下:3年 5年 10年 ,分别让大家举手投票,认为报纸在未来几年内会消亡(除党报机关报或国家扶持报刊外其他自主经营的普通报刊)?
好多同学选了3年5年的,少数2个还是3个选了10年。而老师公开表示选十年的太守旧,老师认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报纸就要消失大半。我不为所动不参与举手投票,平时太活跃老师偏偏注意到我没投票了,点名问我,“你怎么不举手?你认为报纸不会消失?”我说,“纸媒以纸为介,这个媒介不消失,纸媒不会死。关注重点应该是传统媒体未来怎么转型,怎么利用新媒体新生。”老师讽笑我太幼稚,甚至跟我打赌100块,说10年后报纸不消亡,回去找他要钱。(我内心暗叹传统报纸你们要挺住,100块也不少呢!)
可怕的地方正在于此,前路上的人失去了信心,已摇摇欲坠,而后来者对前者观念深信不疑。
此为其一,无奈。
从上面日志时间可以看到当时才2014年,如今2017年,又过三年。
各大报社好的民生新闻记者、政治新闻记者、经济新闻记者、突发报道记者越来越少了。学姐学长大实习的时候,去报社,竟然几乎没有老记者带跑新闻,好多人无所事事甚至沦为帮刷APP或公众号下载量关注量的劳力。或者好几个人,只有一个记者可以带。
纸上得来终觉浅,再怎么看书琢磨,当然都比不上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所以现在的年轻记者虽然优秀者众多,但报道中犯低级基础错误的时候也不少。(这就不举例了,不想自黑本专业。)
所以有时候并非年轻人幼稚或不靠谱,只是后来者,无人教,无以为学。
此为其二,悲也。
有个朋友也学新闻的,上海某大学,今年毕业进了以前无数北大清华人大趋之若鹜的南方报系做记者,深以为荣。但同时,朋友那一届,一整届,只有这一个人做了记者。其他同学没人从事新闻行业,商业传媒倒是可能有。朋友老师高兴得简直要老泪纵横,说近几年都没人能进过南方系了,好不容易出来这一个人,专门邀请朋友给学弟学妹做讲座“分(提)享(前)思(熏)想(陶)经(洗)验(脑)”,深怕新闻理念后继无人那这大学四年新闻系老师们就白辛苦了。
然而,真正还想投身新闻界做记者的人,理想不灭的人,到底还有多少呢?真正有真材实料,坚持新闻理想并且有能力去做理想中的新闻记者战地记者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呢?可能真要后继无人了。
此其三,痛也。
以上三点是纯生活体验实践感悟,下面从学术理论角度说两点究竟还有哪些地方无奈。
1.把关人身份名存实亡。
新媒体的兴起导致民众表达更自由,舆论更容易聚集施压,媒介议程设置常被大众议程反推,媒体权威感逐渐被蚕食。
通常媒体把关环节有两个,第一个是记者,第二个是编辑。记者拿到第一手资料,决定民众能看到什么,编辑处理记者的稿件,确定让民众怎么看,以各种角度看。但是按照上述经历来看,记者在减少,编辑逐渐集撰写稿件与编辑稿件的职能于一身。
新闻从业者的复合型能力在提升,更是因为没有几家媒体机构愿意花费重金去做一篇不见得会有“流量”的稿子。这就是无奈之处。以至于之前网上爆出攀枝花市委书记遇刺的消息后,在各种蹭热点文章刷屏的逼仄空间中,有记者前辈问:“现在还有10位记者在赶往攀枝花的路上吗?”
回应者寥寥。
不到此山行,安得庐山真面目?对新闻事件的信息搜集与真实性核查的能力在下降。在新媒体的时代,人人都能以眼之所见,发布第一手资料,谓之公民新闻。传统媒体竞争力仅在于对新闻事实核查的权威,如果这一点也丢失,地位则岌岌可危。所以传统媒体面对被新媒体挤压而去中心化的话语权空间(已经不能说话语权地位了),最好的方式就是最大程度的保留事实的准确性,高还原度,用专业手段核实新闻的真实。
2.大众媒介的“双重属性”导致被经济效益操控,记者为民众还原真相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被阅读量KPI所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总出现反转新闻的原因。“罗笑笑爹求捐款结果被曝家有两套房”、“上海姑娘逃离对象江西农村老家被曝虚构人物”。即使作为记者,也会为吸睛率而最大化的凸显事件的新闻性,甚至有意无意的忽略事实其他部分,但这样一来,又如何最大化的还原事件全貌呢?
引流、吸睛、新技术、与时俱进才能生存,但在追求更新媒介技术与经济效益指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新闻的第一性是什么,是真实,是为人民服务,也是为国家服务。媒介的社会责任包括着引导公众关注真正有意义的事件,关注国家建设、与自身相关的民生制度,而不是盲目迎合受众的娱乐需求,那样真的会“娱乐致死”而不仅仅是《娱乐至死》了。
最后,有些话写在后面。
第一点,关于老师的话,老师忧心忡忡可以理解,对行业前景的观点也可以批判接受,本人很尊师重道,当时课堂上从来没有任何顶撞老师的意思。只是对自己的立场不会轻易认同权威而已。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道理。
不过对于未来媒体发展的问题,还是觉得不能太悲观。现在都在讲融媒体、全媒体,传统媒体也在积极进取,如何将新媒体的优点为我所用,南方报业出了“小南”新闻写作机器人。《南方都市报》也早已改了橙色瘦报的新版型。这就是传统媒体在自我优化的例子。而被淘汰的一些报刊,必然有其与新时代发展不协调的劣势。
就算是在以前,无论民国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上由于经营不善或者自身有严重的行业弊病(比如英国因窃听丑闻而倒闭的《世界新闻报》)前赴后继的死在历史长河中的报刊也非常多。因此,虽然现在报业不如以前辉煌,倒闭得多,但这同样可以激励报业自身的改良求进。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把关严谨,新闻事实程度高的优势。所以完全不该预测什么五年大半死翘翘这么悲观。(这些就不多说了,不喜轻喷)
第二点,如果没记错高考期间居然还有段子戏说如下。
父母咨询道:什么样的专业对未来就业好呢?有什么热门推荐吗?
对方:是亲生的吗?
父母:不是,领养的孩子。
对方:那就让学新闻吧。
(我一脸黑人问号脸!!?)
如果喜欢新闻,就来吧,还是坚持一下吧。我朋友那届的同学虽然没有人做新闻了,但毕竟有这一个人在坚持啊。实习的时候,经常有很多全国各地怀揣理想的小伙伴来实习,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那种讨论怎么做新闻做选题怎么暗访怎么采访的热血感觉真的很棒!反正有时候我觉得挺刺激挺青春的。新闻行业,文人居多,但大家往往很洒脱,正气感更强,与之做朋友往往不会被坑,天南海北而来,初见就相谈甚欢,绝无文人相轻之感。
而且换种角度想,如果你的同学朋友中只有你一个人做了记者,有媒体资源,而你拥有一堆其他行业资源的同学,互补一下也不是坏事吧?
第三点,有部美剧应该是叫“新闻编辑室”,有部韩剧叫“匹诺曹”,推荐学新闻的人抽空看了。(内容百度就知道,我大学非常敬佩的老师还曾经推荐过给大家)
里面体现出很多做新闻业的人的无奈。因为大众媒介有个很特殊的点,它具有“双重属性”。毕竟生产报纸做杂志播电视的人也要养活自己,不要以为它们就做做新闻就有钱,必须接广告或者拉广告啊!所以,大众媒介就是既有文化属性,也有经济属性。那么做记者,既要担负“教化民众,明启民智”的职责,又要兼顾经济收益广告商要求等“经济控制”下应该有的可以吸引眼球的娱乐信息。看你自己要怎么取舍了。
新闻编辑室里的可爱老头查理想做堂吉柯德,想做真正的新闻,而不是做吸引收视率的娱乐新闻,顶着上头压力,让下面的主播记者们尽可能的做真正的新闻,至死方休。在这表达一下致敬。
最后的最后。
以上就是一个新闻学子的个人观点吧。以前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大致是“这个世界不是你说我爱它,你就真的爱它。而是你明知道它有多黑暗,却仍然愿意去接受拥抱它,这才是真的爱它。”与新闻同路的小伙伴共勉。反正我是会争取再坚持坚持的。虽然我不算很优秀,可我爱新闻,没办法。这和我现在做的事很像,也许这会让我相信,有些事还可以坚持一下。至少,保持前进这件事,就算最后失败,在任何时候都不算浪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