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阅读残雪的小说真的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自己领悟还是看评论家的解读,结果都差不了多少,《最后的情人》就让我读得发懵。
这部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准西方”,也就是非西方人所构想的西半球,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全部被指定了非中国人的名字:乔和马丽亚,文森特和丽莎,里根和埃达。
乔是一家服装公司的经理,酷爱阅读,他不能区分周围的世界与书本里的现实。乔的妻子马丽亚在家编织挂毯,挂毯中的图案经常充满了神秘。里根是橡胶农场的老板,他同因为家乡泥石流滑坡而逃难至此的难民埃达有绯闻。
除了泥石流之外,作品中还经常出现地震、梦境等离奇情形,这让故事的叙述不再是读者比较喜欢的也是容易接受的线性模式。那种引人入胜的舒适描述在残雪作品里是很难遇见的,想要阅读残雪作品,就得首先做好迎接这样的挑战的准备。
这部作品的梦境中还经常出现“长征”和“铁索桥”,不知道是否与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有关,或者是更早的康熙帝在汉藏土地之间建造的用于联系的铁索桥。
关于这部作品,作者写道:“在我努力创造的这个世界里,太阳像大火一样燃烧,人的动作总是出人意料,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在用奇特的表演逼退死亡,他们都在奔向自己理想中的极地的途中。”
是的,书中的人物和事物都积极向上,他们永远在策划、在探索,去追寻祖先的足迹,将梦里的“长征”进行到底。特别是那个从毁灭她全家的泥石流中逃生来到人间流浪的女子埃达,她所苦苦追求、寻觅的无非是重返已经消失的过去,世俗的爱给她带来的是巨大的不安却又无法割舍,她唯有时时刻刻重返痛苦、刷新痛苦,在痛苦中去爱。
残雪的作品不好读,是因为她想追求“元小说”的境界,想让作品准确地呈现文学的本质。作为读者,要克服对于讲故事的固定模式的期待,克服对易懂的描述的嗜好,如此才能在作者的意识和我们的灵魂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
网友评论